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环境执法支队联合市交通运输执法监察支队共同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执法行动,切实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生态环境管理,积极排查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等重点环节安全隐患,创新推动联合执法大练兵工作纵深开展,全力保障全市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安全。
建立机制有保障。烟台市环境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执法监察支队先后多次通过电话、公文等形式沟通工作,互通信息,双方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执法人员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共同商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探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联合印发《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联合执法检查的通知》。双方共同确定建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和联络人协调机制,探寻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领域监管需求结合点,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联勤会商,信息共享,努力做到一次联合执法,解决多项问题,减少对企业的多头执法和干扰。
明确分工有章法。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主要负责对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监督落实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备案、危险废物申报、贮存、处置等制度落实情况,对喷漆污染治理设施的配备、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交通运输执法人员主要负责检查是否存在非法改装车辆及机动车维修业主的备案等事项。首批次联合执法于6月下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在芝罘区、莱山区和高新区组织实施。6个联合执法行动小组,由双方共同抽调执法人员组成,每组不少于4人。
规范执法见成效。两执法机构联合向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下达告知书,向企业明确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履行的环境管理职责,特别是对危险废物管理、喷漆工艺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提出明确要求。此次联合执法共检查企业59家,发现未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危险废物场所建设不规范等5类环境问题。对于一般性环境管理问题,要求企业立行立改;对于需深入整改落实的,限定整改时限;对于涉嫌环境违法行为,由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查处,并做好复查,形成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对2家机动车维修企业涉嫌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文/烟台市环境执法支队 刘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