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一周年之际,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揭牌成立,标志着桂林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执法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为呵护好桂林的山山水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独树一帜,成立二郞神警队。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体系。市级以森林公安局为基础成立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整合市公安局预防和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工作职能;县级以各县(市、区)森林公安局为基础成立县级生态环境保护大队;乡级在派出所增挂生态环境保护中队牌子;村级以各行政村委“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为基础,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员。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属于副处级规格机构,设局长、政委各1名(均为副处级),副局长4名(均为正科级)。下设9个内设机构和猫儿山派出所、花坪派出所2个派出机构,共11个正科级机构,政法编制69个。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有专职生态警察213人,全市12县(市)区及5个城区分局均在2022年4月前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大队组建运行工作;172个基层派出所加挂生态保护中队牌子并履职尽责;1684个行政村设置了驻村生态辅警并开展日常巡查,实现驻村辅警覆盖率100%。
生态警察巡航漓江
二、开拓创新,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科技赋能。投入资金2.2亿元,在全市初步建成环桂、环市、环城三层治安防控圈,实现对全市漓江水域重要点位、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的全域覆盖、触圈预警和重点管控。强化科技信息化建设,启动各自然保护区、河流、山林的“天网”工程,对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多功能可视化指挥调度中心和合成作战中心建设,目前指挥调度中心可自由调取全市4.9万多个视频监控点。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充分运用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空中图像回传技法和无人机空中喊话警示、路线追踪技术,建立“地空一体式”巡防工作模式,实现科学、精准地巡防,做到“快速出警、快速反应、快速处置”。三是建设联运机制。与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漓管委等六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机制,搭建联合执法工作平台,出台联合打击整治工作方案,并多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非法捕捞等专项行动。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并常态化开展合作交流及资源共享,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
生态警察巡航象鼻山水域
三、雷霆出击,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4成立以来,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牢记领袖嘱托,贯彻落实桂林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争创“二郎神”优秀警队暨“生态守护2022”专项行动和“昆仑2022”等专项集中打击收网行动,重拳打击涉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以实际行动坚决守护桂林市的山山水水。2022年5月中旬,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成功破获莫某等跨省市非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缴获废机油50余吨,涉及非法处置废机油600余吨,涉案金额300余万元。2022年8月,侦破吕某华团伙非法采挖锰矿案,采取强制措施26人,冻结涉案脏款300余万元,追缴非法所得赃款96.5余万元。2022年全年共侦破涉生态类刑事案件1522起,同比上年上升118.05%,起诉1264人,同比上年上升68.98%。破案数、抓获数、起诉数三项业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区警种业务绩效第一。工作成效获得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长凌志峰及桂林市领导高度认可并作出肯定性批示。
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锚定“扛旗争先、勇争一流”工作目标,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打开路,见效为王,用最严厉打手段和最务实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供稿单位:广西柳州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桂林市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