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以高质量打造“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城市品牌为统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开展2023年全州第一轮生态环境交叉执法检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兴义分局带队检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

打好安排部署组合拳,交叉检查有序开展。一是统筹谋划,精心部署。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交叉执法检查工作,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亲自把关、亲自过问、亲自督导,为高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制定方案,协同配合。制定《黔西南州2023年第一轮生态环境交叉执法检查及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按照执法能力“强、中、弱”的原则,将全州9个分局分为3个检查组,每个分局轮流带队并安排3名人员(1名执法大队负责人带队,2名执法人员为成员)参与对其他县(市、区)的检查。三是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由州执法支队、环境应急科结合日常监管和应急预案备案等情况,梳理出各县(市、区)重点企业(较大以上风险企业、重点排污单位及其他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和省级交叉检查发现问题清单,分发至各检查组,各检查组对照排污许可、环评文件、安全生产等相关要求对名单内企业进行检查,每组累计排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60条以上、环境违法行为30个以上,移交3件以上环境违法案件线索给属地分局进行办理,并同步将案件线索报州执法支队进行督办。

兴仁分局带队检查金州电力公司化验室

打好全面排查组合拳,问题隐患应查尽查。一是分局联动,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属地分局网格员对辖区排污单位情况熟悉的优势,集中检查组内优势兵力,对检查清单内企业开展“外科手术”式检查。本轮交叉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排查企业114家,发现环境问题隐患219条、环境违法行为90个,移交案件线索9件给属地分局办理。二是每日总结,交流心得。每组当日检查的情况,由带队的分局领导组织全组人员进行分析研判,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及时做好查缺补漏,确保检查工作规范有序、形成闭环。三是及时督导,压实责任。为杜绝检查工作搞形式、走过场,由州局分管执法工作的领导带队,对每组交叉执法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同步帮扶指导部分企业推进问题整改,确保交叉执法检查有特色、有亮点、有声威、有效果。

州局分管执法工作的领导对兴仁市交叉执法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打好整改落实组合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州级统筹,分解督办。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由检查组填写交叉执法检查问题清单,检查结束后统一反馈属地分局,由属地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具名签收,督促整改落实。短时间内难于解决的问题,检查组在反馈属地分局的同时一并报送州局,由州局按照“主要领导包面、班子成员及县级干部包片、科室人员包县”工作机制进行责任分解,实行督办。二是适时调度,压茬推进。检查结束后,州局及时召开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调度会,听取每个检查组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整改工作,切实做到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结果有核查,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三是严格标准,确保成效。坚持问题整改“五不放过”,即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决不放过、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决不放过、问责不到位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绝不放过,确保问题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经得起检验。同时,举一反三强化日常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召开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调度会

美丽的万峰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通过开展交叉执法检查,全面展示了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的良好形象,有效提升了全州环境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序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力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


来源: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