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为迎接国家安全法施行十周年,营造全民参与氛围,重庆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举办“维护水生态安全·人人有责”社区宣讲活动。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六个部门的发言人,通过政策解读、节水妙招分享与护水故事讲述,向市民传递“水生态安全始于生活细节”的理念,呼吁全民共同行动。

饮水安全与健康息息相关。活动现场,重庆市住建委陈析夙强调,餐饮、医疗等排水户需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禁止将污水混入雨水管网,排放水质须符合标准。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张雪则从生活细节入手,建议市民选用节水器具、定期检查家中水管、合理使用洗衣机与马桶,减少水资源浪费。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董亭男用通俗语言解释“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区别,指出水环境是水的“生活空间”,包括水质、周边土壤等要素,水生态则是水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她呼吁市民减少污染排放,正确处理生活污水,避免倾倒油污、化学品,并积极参与河道清理,举报非法排污行为,共同维护水生态平衡。

此外,重庆市水利局水资源处王小容在活动中介绍,重庆通过建设大型水库、严控区域用水总量、推广再生水利用等举措,优化水资源配置。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李彦提到,无人机巡查与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已覆盖水源地,实现全天候监管,确保饮水源头安全。

针对市民关注的饮水健康,重庆市疾控中心张琦表示,重庆城乡饮用水水质持续改善,每季度开展水质监测,并加强对新型净水设备的卫生监管,保障“最后一公里”安全。现场还通过互动问答,解答了“如何初步判断水质”“企业排污如何监管”等热点问题。

“以前觉得水生态是政府的事,现在明白随手关水龙头、不乱倒污水都是参与。”市民陆先生感慨道。参与者王女士在活动结束后表示,将带动家人减少含磷洗涤剂使用,积极举报污染行为。

水生态安全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浸润于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从拧紧滴水的水龙头到举报非法排污行为,从科学使用再生水到守护家门口的河流,重庆正以行动证明全民参与的力量,终将汇聚成碧水长流的未来。这场活动不仅让市民“听得懂”“学得会”,更让“人人有责”的信念扎根心间。水清岸绿的美好画卷,正由每一位重庆人共同执笔书写。


稿件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