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上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1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江剑平出席并介绍江西省2024年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永修县委书记秦岭,上饶市广信区政府副区长黄华雄,抚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饶云林,江西省生态环境与科学规划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惠民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李晨明主持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江西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生态环境部悉心指导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认真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推动全省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75.18。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连续3次在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其中,1次大会发言、2次书面发言。江西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更加”。

一是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了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省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相关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监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坚持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立足生态环境部门职责,制定出台12条具体措施,加快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注重挖掘成功案例,研究总结其经验模式,加强宣传推广和交流借鉴,多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持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多维展示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经验”。江西省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8个,居全国第七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居全国第四位。指导帮扶各地探索形成丰富多样的“两山”转化路径和实践模式。

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出彩。定期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成立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印发《2024年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加强联动、凝聚合力、推动落实。

四是强化监督举措更加严实。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四个一线”工作法(示范创建一线帮扶、生态保护红线图斑问题一线核查、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一线督导、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一线开展),创新开展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问题区域交叉核查。

五是生态状况评估更加精准。拟制实施方案,部署启动第五次江西省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高标准、高质量配合完成生态环境部对江西省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

下一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进一步夯实美丽江西建设的生态根基。

 

 

文:李琦 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