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行“无废‘赣’净 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舒飞庚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生态文明处处长邵志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熊强,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处处长伍平春,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处长江东曙,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亓伟扬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江西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黎超权主持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舒飞庚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固体废物管理与“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填埋量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江西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2019年,瑞金市作为国家首批“11+5”个“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先行先试。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江西省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入选名单,入选城市比例列全国第一方阵。

一是坚持高站位推动,系统谋划布局。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产业升级、项目带动等重大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多部门制定印发江西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发布“无废城市”年度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年度重点工作,统筹远期规划目标与近期工作部署,实现了远中近目标的梯次引领。

二是坚持高标准落实,协同推进建设。按照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目标要求,将“无废城市”建设与美丽江西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相衔接,把建设任务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汇编印发江西省“无废细胞”典型案例,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调研帮扶,不断解难题、疏堵点。积极协同推进“无废细胞”建设深度与“美丽细胞”覆盖广度,出台江西省“无废细胞”建设指南,规范全域范围内“无废细胞”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江西省两家“无废企业”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抚州市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点“草”成“金”典型实践做法获生态环境部推广,江西省全域“无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三是坚持高效能治理,提升建设成效。江西省坚持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推动江西省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年底,九江、赣州、吉安、抚州4个设区市“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均达到序时进度,南昌等其余7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也已陆续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江西省建成“无废细胞”1100余个,省级绿色工厂602家、绿色园区63个,国家级绿色园区数居全国第四,江西省共培育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企业95家,江西省农膜回收率预计稳定在85%以上,已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所72座,年资源化处理能力2500万余吨,江西省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35%,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四是坚持高频率“共振”,引导全民参与。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建立了由18个省直部门组成的省“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定期会商协调,促进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聚集,积极组织各地交流经验,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大力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国际无废日”“无废城市”宣传口号与形象标识有奖征集等活动,制作发布江西省“无废城市”宣传视频,在省部级及以上媒体发表“无废城市”相关新闻报道500余篇,“无废‘赣'净”声音逐渐响亮,群众“无废城市”建设参与度不断提高。为持续推进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提升“无废‘赣'净,美丽江西”国际国内影响力,赣州市将于本月30日承办江西省2025年“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充分展示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成效。


文:李琦 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