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十百千”行动的工作要求,阜阳市生态环境局认真研究部署,印发《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3年“环企直通车”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帮扶。生态环境系统与辖区内100家有环保业务需求的企业结对,提供高质量、贴心帮扶服务,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走进企业、深入一线,积极钻研发现问题、攻坚克难解决问题,走访企业732家次,收集并办结问题313个,精准帮扶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各种问题,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阜阳市(图片源自网络)

一是畅通审批流程,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将辖区内96个重点项目纳入环评审批服务调度清单;将食品制造业等28类建设项目纳入环评豁免管理清单;对医药制造业等37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实施告知承诺审批,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推行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实行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两项许可事项“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2023年以来,试点地区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3件。建立新增污染物总量申请市级调配制度,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一批新兴重点项目的总量需求进行调剂。另外,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2023年以来,先后对36起违法违规行为轻微案件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免罚金额280.69万元。

二是注重精准帮扶,提高企业治污水平。从“环企直通车”行动中收集到的企业诉求来看,污染防治技术存在短板是占比较多、较为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足,导致出现污染物排放超标,甚至影响正常生产负荷。针对该类问题,阜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主动出击,组成专家团队上门帮扶指导,全面系统诊断企业治污设施存在的问题后,通过系统分析研判,分门别类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法。阜阳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创新绿色环保制革工艺,顺利帮助某皮革公司完成清洁制革技术改造,共减少90%铬鞣剂、60%硫化钠的使用量,每年减少产生总铬289kg、铬泥16.5t,每年减少排放COD116.13t、BOD21.92t,大幅度减少化学原材料使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协助指导某制药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改造提升项目获得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由原来的67.65mg/m3下降至15mg/m3以下,年削减VOCs排放量5.0129t吨,年减排废活性炭约36t,在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治污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阜阳市生态环境局立足企业总体发展大局,本着“换位思考”的为民情怀,在解决制约企业扩大生产的生态环保问题上下足功夫,不断促进企业提高环境管理能力,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下一步,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总结“环企直通车”行动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修正相关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环企直通车”行动在全市走向深入,实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区域性生态强市作出突出贡献。一是坚持常态长效、守正创新,做到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深化“环企直通车”行动各项成果,让全市企业看到生态环境部门真心为企服务的诚信、决心和能力;二是注重帮扶本领的提升,引导企业真提问题、提真问题,并提高自身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企业打心眼里信任、认可生态环境部门;三是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查找企业治污能力方面长期存在的短板,特别是因此而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成立工作专班,由大气、水、土壤、固废、审批等业务部门集中推动处理,切实推动解决企业揪心、政府关心的环保和经济发展问题,实现企业治污能力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文:阜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