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宜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昌市司法局、宜昌市总工会、宜昌市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突出“实战、实用、实效”为目的。从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中层层选拔出12支参赛队伍,分别设置了现场调查取证、非现场监管技术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理论知识测试等四个比武竞技环节,全方位的检验执法人员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模拟现场实操,提升“硬实力”。模拟企业执法场景,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使用便捷式执法装备查找确定VOCs点位,并完成现场勘察笔录制作,考验执法人员发现环境违法问题能力和现场调查取证的能力。比武选手们思维缜密、洞察敏锐,调查取证切中要害,勘察笔录清晰规范,展现出了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的过硬本领。
无人机操作,练就“千里眼”。“无人机可清晰呈现地面情况,无死角、全方位,即拍即取证。”随着螺旋桨旋转的声音响起,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比武选手根据预设飞行航线对厂区进行空中巡查,并熟练运用无人机进行拍照取证。
无人机作为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可以高效统筹执法资源,实现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本次比武将无人机操作纳入考核范围,旨在发挥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千里眼”作用,着力提升了执法人员非现场监管手段运用能力。
典型案例剖析,培养“多面手”。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和法制思维,有效解决调查取证与法制审核“两张皮”问题,本次比武设置典型案例剖析比武环节。比武选手们根据比武现场提供的典型案例,对案例中涉及的程序、实体方面的不规范情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归纳案例问题,展现出了执法人员较高的法制审核能力及规范执法水平。
理论知识竞赛,争做“法律通”。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本次理论知识测试主要考察执法人员对《长江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为精准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夯实理论基础。比武选手们沉着能静、发挥良好,均交出高分答卷,也发现了自身理论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盲点,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目的。
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各参赛队伍在实战中锤炼真功夫,展现了宜昌市生态环境执法铁军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能力素质。
通过综合评定,当阳分局荣获团体一等奖,枝江分局、流域支队荣获团体二等奖,五峰分局、长阳分局、远安分局单位荣获团体三等奖。
陈海伦荣获个人一等奖,邵武、周晓艳荣获个人二等奖、王干、廖春雨、李云霄荣获个人三等奖。
下一步,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不断提升执法人员履职水平,为宜昌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环保执法力量。
文:宜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刘亚萍 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