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2023年上半年合肥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2023年1-6 月,合肥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达标率100.0%,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18 个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优良率90.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9个断面优于考核标准。31个省级考核断面中1个暂停考核,3个不达标,达标率90.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24个断面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优良率80.0%,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转。

做为中国四大谈水湖之一的巢湖,因其全域在合肥市境内,所以人们也把合肥称为“大湖之城”,巢湖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合肥市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的过量施肥、裕溪闸的修建等,巢湖水质污染逐渐加剧,到了 80 年代,巢湖水体严重污染,全湖综合水质低于 III 类标准,部分水域为 IV 类或 V类,鱼虾等水产品种类大量减少,巢湖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为了改善巢湖水质,1987 年8 月29 日,安徽省人大颁布了《巢湖水源保护条例》,宗旨是“保护巢湖水源不受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这是巢湖流域污染治理的第一部地方政策法规,从此开始了巢湖水环境治理工作。近些年来,合肥市政府对巢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巢湖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1-6月,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分别为Ⅲ类、Ⅳ类、Ⅲ类,与2022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总磷分别下降28.3%、27.5%和27.9%;总氮分别同比下降35.5%、33.6%和35.0%。1-6月,巢湖东、西半湖及全湖富营养指数分别为51.5、56.2和53.3,与2022年同期相比,东、西半湖和全湖营养状态未发生变化,均为轻度富营养;富营养指数分别下降2.6、2.1、2.4。

为彻底治理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工作目标。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调度考核督查

修订了《合肥市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调度工作方案》,每月通报国、省、市考断面超标情况,每日对水质自动站水质超标断面及时预警。今年以来,分别发布一、二、三级预警4个、20个和19个,对兆河、肖小河、烔炀河、远景河、板桥河等河流水质出现超标情况现场检查督办。严格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核算。完成2022年补偿资金清算,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累计产生污染赔付金合计26875万元、生态补偿金合计26600万元。2023 年 1-6月,各县(市)区、开发区共产生污染赔付金 10050 万元,获得生态补偿金 8300 万元。开展全市汛期污染强度控制攻坚行动,印发《2023年度南淝河流域汛期水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四个市级督导组进行现场核查督导,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制度,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共发现交办问题146处,问题均已制定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73处。

统筹蓝藻应急防控,继续保持环湖无异味。

一是印发《2023年巢湖蓝藻应急防控打捞工作方案》,完善蓝藻防控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调度机制,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19个、3级网格71个,共计95个蓝藻应急防控工作网格;明确各网格负责人、防控范围、重点防控区域、打捞人员和打捞处置设施设备。二是建立市级巡查督导机制,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合肥市水务局成立3个市级督查组分片区常态化每周开展蓝藻防控工作现场检查。三是根据巢湖蓝藻防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梳理分析环湖各县市区历年投入及打捞情况,会同合肥市财政局完成2023年度市级2000万元蓝藻防控奖补资金预分配工作。

严格水源地保护,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一是印发《合肥市2023年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编制报审《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董大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一源一档,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重点任务。二是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全覆盖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72人次,排查问题点位192处,新发现水源地环境问题47个。三是持续谋划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肥东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流域水生态修复、庐阳区董大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董大水库一级保护区隔离栏提升工程3个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水污染防治项目审核。

坚持源头管控,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

一是完成172个直接入湖排口命名、竖牌,逐个开展溯源排查,明确监管责任主体、问题排口整治措施清单。二是序时推进全市6243个入河排污口排口分类整治工作,对各类排污口进行责任主体认定、问题排口确认,督促责任主体对问题排口制定整治措施,加快整治。三是编制《合肥市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关于申请全市入河排污口溯源调查项目。四是开展十五里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工作。经排查,共发现问题排口61个,已交办至属地,并要求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制度。


文: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