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态势,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积极响应东莞市委市政府助企纾困有关决策部署,通过宣律法、筑平台、强指导等方式,努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切实走出一条解急纾困之路。
普法宣讲,守住法律底线
经济下行带来的经营压力,让“要生态还是要发展”成为许多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凸显的矛盾之一,为压缩生产成本,谋取一时的经济效益,部分中小型企业不惜铤而走险,迈向环境违法的无底深渊。
针对上述问题,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以社区为单位,持续召开多场“送法规、送技术”服务企业专题宣讲活动,通过解读环境监管法律法规要求、剖析典型案例、明细惩戒措施等方式,让企业经营者切实树立起营商边界感,始终谨记“法不可违”。截至2022年9月,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开展“送法规、送技术”进社区、进企业11场,受众企业500余家。
构筑平台,解答急难愁盼
不同经营领域、经营规模、经营策略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简单、笼统的应对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导致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以“线上+线下”构筑交流平台,及时为企业答疑解难。
线上,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通过组建社区企业群聊、提供分局各项业务咨询电话、推广“东莞市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重点企业专职人员对接、重点任务专职人员对接等方式,积极构筑“多对一”“一对一”问题解决平台,及时高效为企业解答“疑难杂症”。
线下,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积极调动各企业同发展、共提升的热情,开展企业座谈会的同时,全面推进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先后在印刷行业、汽修行业、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领域开展先进经验分享,通过“以点带面”“树优汲长”,实现“全面开花”。
入企指导,登门诊治暗病
在做好日常巡查监管的基础上,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还主动向企业负责人了解生产经营状况,针对企业提出的厂区搬迁、在线监控异常、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等困惑与难题,积极给予现场解答,尽可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扫清障碍。
此外,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还联合市局执法五科及自行开展帮扶工作,抽调工作人员现场对企业展开全面检查,并就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收集装置处的收集风量不足、部分涉VOCs车间密闭性不足”等问题,给予整改指导,后续还将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问题整治落到实处。
刚柔并济,提供宽容环境
在坚持铁腕治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积极响应并探索“柔性执法”新模式,让企业真正感到执法有温度。
将9家企业纳入第一批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名录内企业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实行非现场执法巡查,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打扰,为企业提供宽容的生产环境。
积极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对违法情节轻微、整改主动迅速、生态补偿有效的企业进行提醒式执法,将符合《东莞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东莞市环境违法行为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工作指引》减免处罚的政策的企业,相应予以减免。今年以来,樟木头镇涉环境违法案件决定不予处罚的共26宗,拟处罚金额228万元;已减轻罚款的共4宗,累计减少金额34.16万元。
接下来,樟木头生态环境分局将在持续深化现有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更加高效的帮扶助力方法,不断完善帮扶纾困体系,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稳经济、保生态、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文/许泳熙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樟木头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