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锻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队伍,周口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新"四轮驱动"练兵机制,扎实做好"政治练兵""实战练兵""竞技练兵""服务练兵",不断推进队伍建设与执法水平提效升级。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以案促改",做好"政治练兵"
周口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周口支队")始终把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觉悟、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庆祝建党百年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党史和重温入党誓词,全体执法队员政治立场更加鲜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执法攻坚更加担当。
上半年,周口支队共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课程12场,支队领导带领上党课8次,撰写心得体会145篇,闭卷考试2次,演讲比赛2场。同时,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环境诉求件75起,应急处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24件,对群众关注的12起环境信访积案实行挂牌督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结合以案促改专项行动,举行正反典型视频教育、纪检领导授课等4场,组织剖析查摆民主生活会3场。新建管理制度8项,修订制度23项,制作规范流程6个,严守权力边界,对重点岗位和部门集中查摆廉政风险点。设置风险警示牌,建设廉政教育文化长廊,营造"讲党性、讲奉献、讲廉洁"政治氛围。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实战练兵"
围绕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周口支队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勇担挑污染防治攻坚历史重任,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落实"一体化、一证式"执法要求,按季度开展"双随机"日常监管;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涉危险废物企业和医疗机构、加油站储油库、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核与辐射监管、"散乱污"企业整治等。
截至目前,先后8次开展专项行动,共查处和纠正各类环境问题3142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400余份,立案处罚14起,查封23起,取缔"散乱污"企业和作坊68家。
同时,处理各级上级转办信访件24件,应急处置互查交办问题130多个,在全市形成了铁拳治污、高压问责、震慑污染的工作效果,用实战业绩守护着周口的天蓝水清土净。
持续组织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做好"竞技练兵"
为强化队伍业务技能建设,周口支队以大队为单位开展"网上比武"、业务考试、知识竞赛等活动,显著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实战本领。
以"装备达标年"为契机,及时将便携式VOCs监测仪器,PID、FID、热线式微风仪、风速风向仪等装备配发至各县区执法大队。同时,组织教学视频培训,并设置"业务技能大比武擂台赛"检验培训效果,通过比武竞赛的形式让参训人员全部合格,并对获得名次的10名队员落实了奖励。
对新型设备和无人机、走航车等高科技装备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手把手授课,要求精准实战操作成功率达100%,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违法排污单位实施精准打击,查处了4家违法排污单位,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倾情帮扶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练兵"
周口支队主动优化环境执法方式,高效统筹执法资源,推行服务型执法和帮扶指导,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实施正面清单差异化执法监管。将辖区111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库,配套、细化各项企业自身环境监管措施125项,服务帮扶企业3215家次,对清单内企业进行"非现场执法监管"662家次,通过非现监管发现问题102项,均已整改到位;积极推进一体化执法检查,在专项行动中,对1450家排污单位的各类项目一次性检查到位,一次性告知到位,推进环境问题一次性整改到位。
扎实开展双随机抽查。建立了机选抽取、任务派遣、现场执法、属地移交、问题查处、跟踪督办、信息公开工作的闭环机制。其中,建立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14个,涵盖污染源企业1055家;建立环境执法人员信息库14个,入库执法人员258人。截至2021年8月,在全市日常环境执法中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执法检查493家次,信息公开数量444条。随机抽查发现并查处环境问题2个,抽查信息、查处情况及时通过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开。
建立重点项目定点联系帮扶制度。针对全市366个重点企业和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确立的124家"万人助万企"重点项目企业名单,周口支队建立服务工作专班,要求参与联系项目企业人员"比态度、比服务、比贡献",最大程度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向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下一步,周口支队将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快推进"四轮驱动"执法大练兵工作进程,强力推动执法大练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不断掀起练兵高潮,再创练兵佳绩,努力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文 | 魏林甫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