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面推进美丽湖南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美丽湖南建设的总体安排和重点任务。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出席并作详细解读。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美丽湖南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

到2027年,美丽湖南建设成效明显。主要包括: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到2035年,美丽湖南基本建成。主要包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美丽湖南全面建成。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

为实现美丽湖南建设目标,湖南省部署了七大任务。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确定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4项重点任务,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万亩,全省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30%。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确定建设美丽蓝天、建设美丽河湖、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5项重点任务,确保到2027年,全省水质优良率不低于97.3%,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到2035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美丽河湖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确定建设美丽山川、实施“一江一湖四水”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3项重点任务,确保到20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3.15%以上,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比达到12%左右。

守牢美丽湖南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生态安全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气候适应性社会。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湖南样板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

开展美丽湖南建设全民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环保设施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绿色卫士下三湘”系列活动。

健全美丽湖南建设保障体系确定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激励政策、加强科技支撑、加快数字赋能、实施重大工程5项重点工作。

王盛才表示,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的重要特征,是三湘人民的共同期盼,必须以更大定力和韧劲推进美丽湖南建设,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新闻发布会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唐小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