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准能集团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矿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固土防沙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打造“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形成了“造绿储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添绿增金、以绿探金”等多元转化模式,生态产业多元集成叠加效应突出,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为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路子。
创新模式,形成矿山绿色发展新方案
绿色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企业多元发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良性循环。生态成果高效推动企业多元发展, “采—复—农—园”绿色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升矿区发展的“含金量”,为多元绿色产业良性联动提供方向和经验,为在产矿山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创新生态治理体系,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探索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提供了低成本、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支撑准能矿区成为国内矿山生态建设示范。低成本生态建设技术体系使得养护成本大幅下降,矿区植被盖度从25%提高至80%以上,从技术上保障了低成本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干预,区域小气候基本形成,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大幅提升,土壤吸纳自然降水水平显著增强,对比地方养护标准,目前3400多公顷复垦绿化面积,每年可减少植被养护费用0.73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节约养护费用约3亿元。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动能显著增强。已建成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现存栏优质肉牛2000多头,牧草基地10000多亩,开发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000多亩,建成采摘日光温室20栋,野营观光蒙古包20座,自行车观光道10公里,种植观赏花卉100多亩,每年创效0.2亿元,生态产品价值服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多元转换,推动矿区GEP显著提升
多元产业集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生态+光伏、+农业、+牧业、+林果、+旅游、+棕地利用”等多元产业,已建成生态牧场、肉牛养殖园、林果生产实验园、党员教育实践园等多个示范产业园区,多元集成示范效应突出,初步形成了露天开采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人为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采—复—农—园”协同发展模式,为煤炭行业露天矿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了准能方案。
以绿色转型为驱动,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公司充分考虑黄河流域内各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持续不断生态建设,地区水土流失减轻,水源得以保护,空气污染指数显著降低,区域气候、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日趋增加,生态调节服务指标的价值量显著提升。露天矿区生态产品初级转化率由2016年的0.06%提升至2020年的1.02%,“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间的转化程度不断提升。
“两山”转换多元路径,打造矿山绿色开发范本。开辟了“造绿储金、点绿成金、守绿换金、添绿增金、以绿探金”多元转换路径,以“生态+”方式贯通了工业、新能源、农牧业、文旅产业,实现了耦合发展,做活了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为在产矿山走出开发与保护困局提供了矿山绿色开发、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生态成果高效益开发范本。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测算评估,矿区GEP由2016年18.4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7.59亿元,增加9.13亿元,年均增加1.83亿元。
因地制宜,黄土高原终成绿色画卷
破解重大技术难题,矿山也能变绿洲。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变成风光旖旎的万亩良田,实现了从“黑”到“绿”的蜕变,做到了排弃地复垦全覆盖、无死角,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组”。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已有效保护,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发展胜势,破解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生态建设地方标准5项,实现了扰动地表生态修复与保护的五轭,准能矿区绿色追求终成绿色画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项指标逐年向好。准能集团公司现已完成复垦绿化土地5万亩,累计投入16.71亿元,治理率100%,植被盖度由最初的不足25%提高至80%以上,水土流失量从13000吨/平方千米·年将至1500吨/平方千米·年,水土流失控制率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植被种群由单一趋向多样化发展。野生动物数量逐年递增,生态平衡系统已见雏形,矿区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同谋共建,彰显企业核心竞争力
深化企地共建,实现互惠共赢。公司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联合成立矿区生态公司,并以生态公司为平台和“润滑剂”,形成“企地一心,共谋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破解难题创效益、政策支持创效益、同谋发展创效益,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将企地关系从“各谋其事”扭转为“同谋共建”。公司重大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矿区工业旅游纳入地方全域旅游规划,社会动能转化大幅提升,实现了企地资源共享和互惠共赢,企地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生态保护引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三十年来,公司初心如磐、跬步求索、久久为功,国土绿化和水源涵养持续提升,通过“生态+”多元产业的集成发展,丰富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彰显了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责任担当,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每年接待各级政府、业内外人士参观学习近万人次,先后承办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能源集团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2022年“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
如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准能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建设,加快转型升级,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好新时代的赶路人,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