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健全的任务目标。”8月16日上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
近年来,湖北省按照“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建管并重、共同缔造”的基本思路,“分区、分类、分级、分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管护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
据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负责人易华军介绍,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2.39%、自然村(村民小组)为30.75%,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2022年,湖北省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2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若2023-2025年继续保持此提升率,湖北省2025年底行政村治理率可达到50%目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易华军表示,下一步,将从继续高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创新绿色金融资金支持方式,保障整治资金投入;完善标准体系,保障精准治理;建立建管体系,保障长效运维;持续推动“共同缔造”,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据他介绍,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2022年已投入3000万元省级资金,带动575个自然村,2023 年持续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项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湖北省农业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李翀表示,近年来,湖北全面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开展“1234”攻坚行动,一体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以来,已累计争取8.8亿元,在全省41个县市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最近三年90%的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截至目前,湖北全省共建成99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总投资317亿元,总处理能力达149.1万吨/天,主支管网规模达11654公里,接户223万户。截至2022年底,在已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中,有30%纳入城镇污水管网。
文/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 李斌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