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更加宜居、舒适、环保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徐州高新区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科学规划设置
三堡街道聚焦群众需要,按照方便投放、利于收运的原则进行垃圾收纳点的设置,共设置了80个垃圾投放点,6个厨余垃圾驳运点。三堡街道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前端厨余垃圾上门收集,其他三类垃圾村民投放,具体流程由第三方公司运营,长效办监督考核,科学构建“投、收、运、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能力。
创新宣传形式
三堡街道将积分制作为乡村治理“助推器”,引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用积分兑换各种日用品,这种看得见的奖励机制,调动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要我分”转变到“我要分”。“分类丢垃圾既能让环境整洁还能兑换奖品,真的是太好了!”谈起垃圾分类新举措,村民纷纷夸赞。
激发共治氛围
三堡街道按照全覆盖、高频次、“浸润式”的宣传方式全力营造实施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开展网格化入户宣传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彩页2万份、倡议书5千余份、承诺书423份,组织开展“一份手册、一条提示、一次指导、一个主题”在内的“四个一”专项宣传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同时,将垃圾分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组织文艺爱好者编排垃圾分类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在小区、广场等群众聚集区表演,为构建绿色、宜居的社区环境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赋能增效
村民家门口的垃圾桶被植入一枚小小芯片,于是,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
看似普通的三轮车,其实是一台智能收运车,通过智能识别、拍照记录下垃圾分类数据,工作人员在电脑端、手机端都可随时查看。
在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显示屏上各类数据滚动更新,不放过每一个垃圾桶的“风吹草动”……大力实施农村智慧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的“智慧装备”已成为标配。
在三堡街道,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居民的意识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正在垃圾分类服务亭投放垃圾的李女士说:“现在孩子也成了垃圾分类的小小践行者,自觉督促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养成良好习惯……”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徐州高新区将聚焦群众关切,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凝心聚力绣出“精管善治”新图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件来源:徐州高新区攻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