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以来,指导全市金融系统创新产品、完善设施、专项对接、优化服务、严格考核,扩大绿色贷款总量,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级,撬动多元资金流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一、创新产品强支撑

加快绿色金融业务标准化建设,率先在省内出台《碳减排贷款业务指引》。加大行业化个性化产品创新力度,聚焦转型行业和绿色生态领域,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创新“碳中和挂钩贷款”“碳减排双挂钩贷款”,开发“绿色金融制造贷”“排污权质押贷”“碳票生态贷”,助力节能减碳产业和林业碳汇发展,出台《滁州市金融机构气候金融业绩评价工作方案》,创新制定绿色项目价差补贴机制,开放绿色标准企业和项目绿色通道,形成了一系列气候信贷正向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创新10款气候信贷产品,全市中长期绿色贷款占全部绿色贷款的86.5%,较去年同期上升45.7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低于企业贷款利率25个bp。

二、搭建平台畅渠道

为建立高效的应对气候变化产融对接机制,滁州市搭建“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建设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库,开发气候信贷“超市”,为政银企三方提供环境信用信息整合、银企线上对接撮合、气候友好型项目入库、气候投融资信息线上披露、政策智能匹配等特色服务。自2023年5月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入驻气候信贷金融机构30家、担保公司10家、企业1.8万余家,气候信贷申请1337笔融资申请、气候信贷授信90.29亿元、气候信贷放款70.35亿元。

三、线上对接扩融资

为进一步扩大气候投融资范围,6月1日-8月31日,滁州市依托“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组织市、县两级40余家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线上专场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加快政银企对接速度,简化审批手续,提升金融产品推介实效。线上银企对接期间,累计授信204户,授信223笔,授信额37.37亿元。

下一步,滁州市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气候投融资试点为抓手,以“十个一”目标为主线,创建一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银行,创新一批绿色金融产品,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建立金融机构气候投融资信贷评价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文:滁州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