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光伏+智慧农业“试验田”成果喜人、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如今,在合肥市长丰县,随着能源改革的深入推进,到处都能感受到能源绿色发展的强劲脉动。作为安徽全省首个能源改革试点县,近年来,长丰县按照试点工作“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建成省示范”的目标,完善顶层设计,建立配套机制,成立专班推进,努力在能源改革上走在排头、作出示范。
纵深推进 能源互联网平台赋能发展
日前,安徽首个园区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智碳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落户安徽长丰。以长丰县下塘工业园区为样板,围绕政府管控、企业用能、园区发展等问题,打造全省基于园区的能源管理“一张网”。目前,已经接入长丰县内水电气汽12个项目的实时数据,双杰电气、信瑞达包装等企业数据也已陆续接入。
不同于传统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智碳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海尔卡奥斯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安徽全省的“能源大脑”,通过汇聚交通、建筑、工业和农业农村四个重点领域企业、园区等在内的用能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能源数据体系。
在政府端,平台可通过提供能源安全运行监管,帮助政府实现碳排放实时跟踪与管理,显著降低政府对“双碳”目标落地的管控难度。在企业端,平台通过提供能碳管理产品,助力企业依托能源精细化管理,提升能源运营效率,降低能源使用与运维成本。在园区端,平台依托智能管理系统,提高园区能源供应的安全保障,培育新的能源产业业态,加速园区智慧能源服务升级。
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是我省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进能源改革发展工作。长丰县作为全省首个能源改革试点县,一年多来,按照中央及安徽省委关于“双碳”工作的部署要求,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能源综合改革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为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拓展场景 小土地创造出大效益
试点以来,长丰县在建筑、交通、农业、工业等重点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更好地服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领域,长丰县把智慧农业和低碳环保等科技相结合,种好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探索出一项项令人惊喜的成果。
3.5亩的土地竟能创造出上百亩土地的经济效益!这是长丰县陶楼光伏+智慧农业B区示范园所创出的奇迹。这里每一寸空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顶棚光伏板源源不断地收储输送电能,上面一层种植草莓,而草莓垄的下方安装了集装箱,鲟鱼、鲈鱼、鲫鱼等7个品种的鱼儿在箱内欢快畅游,集装箱旁还连接着一处立体蔬菜种植区。一地多用的同时,更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内循环。
据介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装置和各项设备的智慧监测与控制,示范园最终可以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绿色种养的理想状态。
数据显示,这3.5亩大棚顶部的光伏板年发电量共约68万度,除了供给草莓补光、养鱼增氧换水和各项设备运转,多余的电还能收益约26万元;5100株草莓年产量约2500斤;38个25立方米的养鱼集装箱,每箱产鱼约3000斤,相当于2亩养殖水面的产鱼量。
新能源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光伏支撑下的这套立体式渔菜共生系统使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也在新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中创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陶楼光伏+智慧农业”是陶楼镇“能源+智慧农业”项目的一期工程,共15亩,目前二期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中,占地约50亩,未来陶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将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将更有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乡村振兴。
精耕细作 改革“试验田”结硕果
同为精耕细作长丰县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的又一项目——造甲乡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科创产业园于2022年动工建设,旨在实现种养业循环利用和低碳减排,推动绿色高效有机农业和农事体验观光融合发展。
目前,入驻其中的安徽长丰食药用菌综合产业园一期,占地158亩的工厂化菌菇生产车间,已经正式竣工投产。
该园是国内生产红托竹荪的领先企业,在一个个大型智能菇房内,一个个红托竹荪“破土而出”后个头饱满、生长旺盛,相比起传统的户外种植,只需要轻点屏幕,就能智能操控菇房内的温光水气等,不受外界气候条件限制,轻松实现了高产稳产。
不过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绿色生态可持续,生产食药用菌时使用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材料,产菌后废弃的菌渣又可作为有机肥,真正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造甲乡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科创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园区将结合造甲乡数万亩稻虾种养及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伊利乳业万头奶牛基地等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前园区已正式引进3家企业,在谈项目2个。
探路领跑 打造能源改革“长丰样本”
据悉,长丰试点一期布局了12个重点示范项目和8个其他能源项目。目前,已建成下塘综合能源港、下塘整镇充电桩、下塘镇中心卫生院等节能公共机构,陶西社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陶楼镇光伏+智慧农业、双杰电气重卡换电、双杰电气“零碳”工厂、伊利乳业等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等8个示范场景项目,一期20个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
一年来,长丰试点成功实现多项“唯一”和“第一”。全省唯一的试点县方案获省级印发,全国首辆氨能动力重卡成功下线,国家首批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获批,全省首座综合能源港建成,全省首批燃气调峰电站陶楼项目进展顺利,全市首个重卡换电项目完工投用,长丰县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展示中心和能源工业互联网下塘园区智能控制中心建成投用,县域氢能、风能、地热能利用实现零的突破,长丰“试验田”长势良好。
在全面推进能源综合改革方面,长丰还将围绕“城市、乡村、园区”三大板块,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个领域,全力推进能源工业互联网、综合能源港、燃气调峰电站等重点项目。长丰县委书记李命山指出,推进能源综合改革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源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两“能”上统筹发力,用项目“金刚钻”揽好改革“瓷器活”,形成更多高质量、可持续、可复制的经验成果,确保“试验田”取得“大丰收”。
能源改革,奏响强音。长丰县将先行先试、探路领跑,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化能源改革,奋力书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与“双碳”融合发展提供“长丰样本”。
文:合肥市长丰县生态环境分局 郑茹 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