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环保铁军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总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红船旁环境执法先锋为核心,全力打造生态环境执法最严市。近三年,全市环境违法案件立案3729件,列全省第一;处罚款3.44亿元,列全省第二;移送公安68件,列全省第二。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连续三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被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评为2020年度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2021年度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

做优“抓谋划部署”篇章,强化练兵意识

始终把执法大练兵列入年度重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强势推进。

一是搭好“火车头”。把强化练兵组织领导作为执法大练兵工作首要任务,建立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执法大练兵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练兵工作的统筹谋划、协力推进和督查指导。

二是吹响“冲锋号”。结合新年度工作任务部署,深入开展大练兵动员,明确目标任务,尤其在大案要案办理、执法案卷质量等方面尽早准备、及早入手,打牢练兵基础;结合每月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例会讲评各地大练兵工作,表扬先进者、鞭策躺平者。

三是用好“强心剂”。优化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评分细则,营造公平公正的练兵竞争氛围;协调市总工会和妇联共同推进执法大练兵工作,积极争取表彰名额,对今年大练兵总成绩前三名个人和第一名女性执法人员分别命名为“嘉兴市技术操作能手”和“市巾帼建功标兵”。

三部门联合印发大练兵方案

执法大练兵动员

做优“补能力短板”文章,夯实专业功底

坚持扎好“马步”功底,锤炼执法“铁拳”。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每半个月开展一次“我最拿手的一课”“我的案例我来讲”暨执法练兵夜学夜查活动。通过“培训+检查”有效结合,实现“理论+实践”有机融合,先后开展夜学夜查15次,宣讲案例23个,检查企业239家次,立案20起;开展无人机等新装备环境执法应用培训,不断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二是狠抓执法规范。利用“生态环境执法办案系统”试点应用机会,通过每日调度使用情况、每日反馈使用问题、每日跟进解决进度,率先实现系统全人员、全案件、全过程规范使用,并同步协助开发单位完善系统功能;督促使用执法文书格式范本,全面规范环境执法案卷文书制作。

三是紧盯案卷质量。召开全市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培训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各县(市、区)分局局长、市县两级分管法制的副局长、执法队队长,以及法规、执法人员160余人参加会议;同时,抽调执法骨干并委托第三方律所开展案卷全覆盖评查,努力提升案卷质量。

执法办案培训会

执法业务培训

做优“强比武协作”文章,展示队伍形象

始终把执法技能比武作为检验队伍素质和精气神的重要舞台。

一是科目设置突出“实”。以实战实用为导向,在2022年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中设置队列会操、无人机执法应用、VR现场模拟执法、勘查笔录制作等7个科目,既紧贴日常执法工作实际,又突出新装备、新系统实操应用,有效契合当前执法工作现实需求。

二是参训人员突出“全”。提前下达执法技能比武科目和考核实施细则,督促各地开展普训、先训;采取县、市逐级选拔的方式,层层遴选参加执法技能比武人员,在实现人人参训的同时,选出执法业务尖兵参与省、市执法技能比武。

三是考核实施突出“严”。科学制定比武考核实施流程和保障方案,逐科目组织现场演练,实现7小时内完成13个参赛组7个科目所有比武考核;严格现场考核组织实施,邀请各地领队参与考核打分和监督,助力考核公平公正;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开展无人机、在线监控等专业要求高、组织难度大的科目现场考核,确保比武考核安全、顺利。

执法技能比武开幕式

执法技能比武(无人机运用)

做优“重实战实效”文章,狠抓专项执法

严格按照执法大练兵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双打”专项执法行动。

一是全力查处危废领域违法犯罪。采取市县联动、部门联合、专班运作的方式,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围绕“五全五查”,全力打击危险废物领域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已查处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案件27起。

二是严格查处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2022年4月,嘉兴市出台《嘉兴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成为浙江省首个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领域立法的地市。目前,全市共查处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案件12起,打击力度居全省前列;已建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站点768个,对2015家企业开展治污设施工况用电监控,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开展“双打”专项夜查

查获某印染企业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案件中被转接的采样管


(文/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