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起飞,需要第一时间发现并锁定目标;比赛时间只有五分钟,看谁的飞行技巧娴熟;队友,我已发现‘目标’,快速锁定……”7月24日上午,在洛阳市伊滨区未来广场上空出现了多架无人机“炫技”的一幕。
广场内,“轰鸣声”不断传来,一项项“围猎”目标,在“驾驶员”的一顿操作下快速完成。这般热闹,啥情况?原来,这是洛阳市生态环境局为2023年生态环境大练兵,举行的一场无人机职业技能竞赛。
据了解,这场无人机大比武,共计来自洛阳市各县(区)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的15个参赛组30余名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人员装上“天眼”、同台竞技。比赛内容主要有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的运用、无人机装备安装、常见问题处理、技能操作、河道巡查、危废倾倒巡查等科目,推动了创新“空地协同一体化”执法监管新模式等。
“比赛规定动作完成的很顺利,不扣分;飞行高度没有超过50米,不扣分……比赛期间,不少参赛选手娴熟地操作无人机,在飞行器定位模式下,完成指定航线飞行,并借助“天眼”完成对目标“围猎”后,将无人机稳稳地降落在指定地点。
比赛现场,洛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博表示,从长江流域排污口排查,到今年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基本上都使用无人机来前期侦查,如今,有了无人机助力,大大提高执法效率,更适应了新时期“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执法要求。
未来,洛阳市生态环境执法将主要依托于“科技+大数据”联合作战方式开展,让无人机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插上“翅膀”,长上“眼睛”,为全市环境执法队伍精准执法、科学执法的能力再上新台阶。
供稿:雷飞 洛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