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曾经是武警郴州市支队副参谋长的他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如今虽然战斗岗位变了,但20多年军旅生涯锻造的军人本色没有变。凭着"肩膀上永远有责任,眼睛里永远有任务,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的优良作风,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知识,迅速成长为生态环境执法业务骨干,他不惧险阻、不畏挑战,长期战斗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第一线。
他,就是郴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总支副书记、副支队长全宏云。
以身许民 铁血环保映初心
转业不转初心,换装不换使命。2010年从武警郴州市支队转业至郴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虽然看起来是从一个"支队"到另一个"支队",工作内容却完全变了。转眼间,"老将"成了"新兵",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全宏云在彷徨中彻夜难眠。
清晨,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鸟鸣,照进屋内的一缕曙光驱散了他的迷茫--不论身处何方,前方的目标不都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吗?
只管弄懂业务、掌握本领,继续向前!
无数个加班加点挑灯研读的夜晚,装满整个书柜的业务书籍资料,10万余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用过的笔记本都堆了一尺来高……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业务,他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培训,平时更是不放过任何下企业现场检查的机会,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工作经验和技巧,向专业过硬的小同志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向企业管理人员讨教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实践,使他迅速掌握了各类企业的常见污染源和各种污染治理方法,他逐渐从一名门外汉飞速成长为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行家里手。
外表粗犷,心细如发,3年来记下的一大摞工作日记。杨阳 摄
聊起当初的选择,全宏云坦言:"曾经有过彷徨,有过怀疑,唯独没有一刻后悔选择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想无愧于心,尽我所能去做有意义的事。"话至此时,他的双眸清澈明亮--人民生活美好俨然是最有意义的事。
分管应急工作以来,他的足迹遍布了郴州市断面监测点位,特别是"老大难"武水河重点流域。为尽快摸清底数,他带领执法人员沿着河流溯源而上,"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匆匆咽下一口干粮就已是充饥。只因污水源头在雨天更能看清找准,他总是迎着狂风暴雨而行,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名副其实的"逆行者"。
冒着暴风雨到某造纸厂排查,狂风将伞吹翻,他被淋成"落汤鸡"。王利文 摄
武水河全流域的近300公里河道、周边企业100多个污染源……他用双脚在泥泞中一一丈量。
靠着这些辛苦得来的基础数据和情况,在地图上标示出所有流域走向和企业点位图,形成了直观立体的武水河流域污染源"一张图",可以在办公室直接"指挥作战"及时处置应急工作。并且根据前期调查数据,制定的治理方案切实有效,该流域水质全年保持在Ⅱ类水平。
凭着军人的拼劲和韧劲,他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用行动做最好的表率。无论白天黑夜、平日假日,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曾经100多天的连续加班更令人咋舌。
连续加班一周后,他继续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带队夜查冶炼企业1
2018年4月30日,某企业尾矿库发生尾砂泄漏,接报后,他立即带领监察和监测人员火速赶往现场,按照应急监测要求,从4月30日12时开始对受影响的流域和下游进行监测,并同时协调当地政府,通过砂石筑坝拦截渗漏尾砂、利用湖泊截流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置。事发正是五一长假前夕,别人与亲朋共度闲适时光,他却与环境安危相随,始终坚守一线,椅子上和衣打个盹也是累到极限。
夜以继日的努力终见成效,完成此次尾砂泄漏处置工作仅仅用时3天,下游的环境安全得到了及时保障,他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
连续加班一周后,他继续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带队夜查冶炼企业2
4年来,全宏云成功处置了多起水质异常事件,他给自己取了个外号"救火队长"。这份调侃更多的是环境保护工作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
2021年,他主持支队工作,更是坚持以身作则。仅仅为了防患未然和打击不法企业夜间偷排漏排,就带队夜查50多次。踩过坑、落过水、被狗追……危险的事一箩筐,他笑称这是环保人的浪漫。
也常有人问起:"这么辛苦,又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图什么呢?"
他笑意盎然:"这些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就是最大的好处!"
细绘蓝图 铁军执法暖人心
"罚款不是目的,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企业纠正环境违法行为,找弱项,补短板,帮助企业找到出路,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全宏云熟知法律法规,也身怀侦查、情报分析技能,干起工作时,胸中自有一盘棋。
环境污染的损失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而且会直接危及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他多次分行业、分领域组织企业进行环境管理培训,与重点企业座谈,力争防患于未然。
执法办案过程中,他发现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部分源自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于是组织执法人员入园区、企业,面对面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阐述违法犯罪责任及后果。
分行业、分领域地与企业展开座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杨阳 摄
"'运动式'执法是无法根治问题的。"他力求将"严管"与"优服"相结合,深入一线,耐心为企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进行现场指导。2021年的涉铊整治过程中,某企业因技术原因始终达不到整改要求,眼见已是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负责人黄某心急如焚。
他了解到情况后,多次现场察看,与企业技术人员商讨解决方案。然而受各方条件限制,几版方案都无法落地实施,事情再次陷入僵局。他紧咬目标不气馁,又邀请数名技术专家一同到现场进行"会诊",终于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技术升级方案。黄某更是在感激中久久不愿松开握着他的手。
"做个有原则的好人,我们的执法、我们的行政才更有温度。我们手中有权力,更要严格好人的标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要能真正帮到群众,他都不遗余力。
每年信访投诉件中,城区的油烟噪声投诉占比达90%以上,矛盾突出,调解困难,但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一起空调外机噪声扰民的投诉中,投诉人不满意执法人员处理结果,反复投诉,甚至质疑执法人员有失公允。
处理信访投诉,山路崎岖阻挡不了为民办实事的脚步。刘广慧 摄
他主动请缨,多次上门约见业主和投诉人,温和安抚双方情绪,认真听取诉求,耐心分析问题,寻找突破口,亲自对空调外机的摆放位置进行测量、监督改造,直至双方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但好人,也绝非"软蛋"。面对那些只为获取个人利益的恶意投诉,甚至放言不满足诉求就状告他不作为的威胁,他无惧不退,依旧严谨细致地调查,还合法合规的企业一个清白,为和谐的营商环境维护提供有力支撑。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深受他影响的支队同志们,在2019年被生态环境部表彰为"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
坚守执着 铁汉柔情平常心
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铁汉更兼柔肠。但面对生态环境工作目前人少事多的局面,全宏云毅然选择承受对家人的歉疚。
儿子高考在即,但繁重的工作任务让他根本无暇顾及,偶尔抽空打个电话,也只能几句话就匆匆挂断。看到高考失利的儿子沮丧落寞,他搂着儿子的肩膀默默地坐着,半晌才郑重许下"别怕失败,我们共同重新来过"的鼓励。
"娘想儿,心头肉,儿想娘来泪双流。"生活在一百多公里外老家的母亲年迈多病,他多想利用周末回去多陪陪老人家,却很多次被打断。有几次,车都开上了高速又因紧急任务半途而返。一次次失约,母亲的期盼一次次落空,他对家人的歉意也一次次加深。
处理信访投诉,仔细勘查现场,直至汗水湿透衣背。王利文 摄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也关心我的家人,但是前面那么多任务在等着,我能退吗?我特别感激家人对我的理解,尤其是对我工作的支持,无论多晚回家,家里总是为我亮着一盏灯,让疲惫的我觉得很温暖。"话至情深处,平日流血流汗的硬汉眼中隐隐有泪光。
履职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甚至会受到人身威胁。某上市公司想上马不合规项目,想让他修改"不予通过"的结论。各种诱惑手段失败后,负责人陈某气急败坏,拍桌子叫嚣"你不让我好过,你也别想过好!以后你家人走夜路小心点!"他不免心中一惊,但并未让步。"不行就是不行,我不会改的!"很长一段日子里,他都只能小心翼翼又不动声色地关心家人去向。即便有过这样的坎坷忐忑,他也不曾违背原则,一心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践行到底。
他把甘于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慎行自守。他服从安排,不求晋升,埋头干事,他始终是那个能上能下,大家口口相传的"老好人"。2021年他主持支队工作,行政处罚金额800多万元,牵动多方利益。这时候,阿谀奉承的来了,行贿谋利的来了,拉拢腐蚀的也来了,面对这一切,他丝毫没有动摇,自觉把好权力关、金钱关,依法行政,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规事件,保持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的本色。2019年他被评为湖南省"最美环保铁军人物"、郴州市"最美环保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市级年度考核获评"优秀",并受到嘉奖。
面对别人的褒奖,全宏云总是很谦虚,反复说道:"从小,妈妈教我要做个好人;上学时,老师教我要做个好人;入伍入党,党教我要做个好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工作认真、对群众热心,正是对'做个好人'的践行。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培养,才能体现出我们生态环保铁军的价值!"(文 | 彭石序 谷珍 杨阳 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