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聚焦优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不断拓展联勤维度,推进联动深度,加大联处力度,持续向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赋能聚力,进一步形成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格局,推动综合执法效能大提升。
严打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筑牢环境安全末端屏障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由市县两级执法人员为主要力量,组织协调环境监控人员、第三方"环保医生"、公安干警四方联动,组成5个专项检查组同时对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有针对性抽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结合设备故障、日均值超标、数据长期不变等异常情况,认真分析校对,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通过进一步核实生产状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自动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数据关系逻辑的合理性等情况,深挖细查在线监测造假问题。"清源"行动累计检查重点排污单位61家,发现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企业4家,均移交公安机关或依法调查处理;发现在线监控管理不规范企业近50家,责令企业立即整改。
为把好城镇污水进入水体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烟台市水污染防治"三联"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突破壁垒,加强协作,从协同联防、联控、联动三个方面,健全机制,明晰责任,形成立体治污、深度治污、长效治污的合力。两部门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入管网企业"三联"执法检查纳入年度联合执法检查计划,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1次。2020年以来,已实施"三联"执法6批次,联合检查污水处理厂及入管网企业59家,发现环境问题近60个,依法查处涉嫌违法企业9家,切实担负起守护河清水秀良好水质环境的责任担当。
专项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 联管联控机动车维修行业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住建局联合印发《烟台市非道路移动机械联合执法检查方案》,双方执法、监控等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市区内建筑工地、重点企业等非道路移动机械集中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禁高排放区等重点部位展开"覆盖式""地毯式"排查,有效实施排放控制区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督促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按照规范现场监测,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住建部门对违法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采取责令整改、扣除信用记分等方式严肃处理,并对拒不整改的录入建设工程信用体系黑名单。2021年6月,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共发现6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因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有明显可见烟、在高排放禁用区使用等涉嫌违法行为受到立案查处,以刚性措施推动不上路的移动机械依法依规行"正道"。
烟台市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执法机构联合印发《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联合执法检查的通知》,建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和联络人协调机制,向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下达告知书,有效实施对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喷漆工艺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联管联控,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安全。联合执法共检查企业59家,发现存在未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危险废物场所建设不规范等5类环境问题,对2家机动车维修企业涉嫌危险废物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
(文/烟台市生态环境局 谢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