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华北油田)绝大部分二级单位地处低洼盐碱滩、风沙地,土壤盐碱重,“冬春一片白茫茫,夏季炎热无荫凉,风卷漫天土,雨落满街泥”,自然条件极差,绿化难度很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绿色理念,目标统筹,承担转型发展使命 

华北油田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一体谋划、一体部署的目标引领,建立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统筹,致力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肩负起引领绿色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责任使命。

生态底色是企业发展最亮成色。华北油田定期召开环保专题会议,设置专职环境管理及监督人员负责企业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成立绿色企业创建领导小组及推进小组,制定绿色企业创建实施方案,所属各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生态环境保护会议,讨论生态环保重大事项。发布体系文件《环境保护管理程序》,明确公司及二级单位工作内容,厘清责任界面。严格执行环评和排污许可制度,排污口依法依规排污,在清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杜绝发生新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边批边建”情况,各单位按照企业自主验收的要求,履行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并在生态环境部网站和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备案。 

双碳要求是企业转型最高需求 。党中央对能源转型、石化行业碳达峰提出了具体部署,中石油集团公司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的全局性要求,深化“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科技攻关,部署落实湿地保护、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经营决策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华北油田把推动企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重大技术攻关;加快新能源新业务发展布局,推动风光气电融合发展和地热、氢能以及 CCUS等负碳技术规模应用;开展先进储能、地热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全面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以绿色动能助力油田高质量发展。

质量格局是企业效益最强布局。华北油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继承与创新、速度与质量、重点与整体的关系,在快速创新发展中确保绿色发展质量,突出重点、统筹整体,以技术瓶颈突破为主导,兼顾环保管理瓶颈突破,强化顶层设计,把握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创新对企业环保管理现状的适度兼容和发展,围绕绿色发展目标,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瓶颈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实践开展创新。坚持明确责任全员参与,主要领导是环保管理的核心,各级管理者是环保管理的主体,广大员工是环保管理的基础,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新格局。 


绿色模式,赋能攻坚,破解现实发展瓶颈 

当前,绿色发展按下了快进键,美丽中国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结构升级成为摆在石油产业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坚决向污染宣战、坚持让绿色赋能、坚定对模式变革,是华北油田直面现实问题、破解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迈向高质量建设的进阶之要。 

超前升级改造,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按照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华北油田对冀中区域在用燃油炉全部进行燃气替代和去硫脱氮升级改造。按照“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超过 93% 的单井拉油点已改为管输进入系统;安装井口套管气回收装置、完成卸油站点密闭工艺改造并在站场安装大罐抽气装置,日回收挥发气量万余立方米,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排放设施数量等进行系统性摸排,对大中型站场进行检测,最大程度减少伴生气无组织排放,减少轻质原油的蒸发损耗,实现原油密闭、安全输送。 

强化过程监管,实现三废处置合规化。现有的管柱泄油工艺、带压作业等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减少含油污泥产生;集流盒、防渗布等清洁作业平台,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含油污泥;循环耐用的防渗布可减少施工废料的产生;落地原油、清罐底泥减量化处置,剩余固相交相关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置;制定危废管理计划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填报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固体废物贮存场所采取“防渗漏、防风、防雨、防晒”措施,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常规油气田采出水全部进入采出水处理站处理,平均综合水质达标率已达到 97%,实现了工业采出水零外排、作业废水回收回注不外排。 

落实土壤防控,推进水土流失全治理。公司对工矿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高59断块油田地面设施全部退出,雄安新区白洋淀核心保护区、雄安站枢纽片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等永久封井施工方案,均落实了环保管控措施。发布《环境敏感区升级管控方案》,新建项目避让环境敏感目标,生态红线范围内已有生产设施依法退出,退出地块进行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建设前编写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期间同步开展水土保持设施施工,项目结束时及时恢复植被,完成水土保持验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二连分公司阿尔善基地的生活污水经三级过滤后形成人工湖泊,已连续 12 年接纳天鹅驿居;巴彦油田面对脆弱的沙漠生态,开发一片、绿化一片、保护一片,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营造骆驼繁衍生息的天堂。 


绿色创新,转型拓业,构筑未来发展生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华北石油高举初心之旗、牢筑发展之基,始终将绿色使命内化于心、绿色创新外化于行、绿色管理实化于制,在中国石油大平台的托举下,主动转型求变,积极拓业求实,示范引领,面向未来,逐绿前行。

聚力构造科技硬核心。华北油田强化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开展废弃泥浆固液分离和钻井泥浆循环再利用研究,将钻井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液相经过处理达标回注, 固相经过再加工成为新型建筑材料。截至 2021 年底,冀中、二连、苏里格等地区共计 1353 口油气井实现钻井泥浆不落地,处理泥浆 126.92 万立方米,基本消除钻井废弃泥浆污染风险;开展《集输管道完整性技术研究》《基于风险的原油储罐检测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应用电磁涡流内管道检测、翻衬非法兰连接等先进技术,解决了管道泄漏相关难题;此外,“井筒加药热洗控制管杆油蜡附着+井口控制油水落地”技术,油水不出井筒,实现了绿色清洁作业。该技术目前已在所有作业井进行推广,累计实施 12597 井次,敏感区应用率达 100%,有效控制了井下作业的安全环保风险,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 

全力锻造管理高质效。开展环保设施评估。根据生产工艺、设备,针对“水、气、声、渣”方面,配套安装、建设环保设备、设施,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或工艺操作规程。 

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以“失效分析、风险评价、明确对策、腐蚀控制、管理提升、专项研究”为研究路线,全面管控风险、降低失效指标,构建以“三单、分类分级”为核心的管道管理双重预防机制,打造全链条一体化运行体系。 

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每 3 年开展一轮环境风险评估,针对重大风险源和新增风险源建立环境风险清单,逐一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整改计划并录入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竭力塑造能源新业态 。华北油田以新能源事业部为主导,各油气生产单位、地热开发分公司、电力分公司为实施主体,研究院所、工程院为技术支撑,谋划布局,抢占新能源发展先机。光伏、铀矿、地热发电等业务多点启动。目前已与华能集团新能源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内蒙古西部合作打造“风光气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启动阿拉善 100 万千瓦、乌兰察布 240万千瓦风光气电项目;以凤合营、西集热田为主力热源,完成通州东南部及张家湾镇 530 万平方米规模地热供暖项目,年底新增地热供暖面积 200 万平方米以上;在油田老区实施“风光气热储”清洁替代工程,预计“十四五”末油气生产年碳排放量下降至 48.7 万吨,油气生产年碳排放量减少 70 万吨。目前基本形成华北油田新能源发展架构,为实现绿色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华北油田将持续厚植生态底色,夯实绿色根基,践行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融入战略发展规划,擘画绿色发展蓝图,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能源的高地上,倾情书写央企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