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从武警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退伍的马吉亚加入了北疆环境保护队伍,这名退伍战士把军人的扎实作风和战斗精神带到了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乌拉特中旗分局。在担任生态环境执法大队长后,他更是默默奉献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环境违法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线上,用一次次的实践行动筑起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形象,谱写出新时代基层环保人的赤诚与坚持。马吉亚同志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等部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维稳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环境执法先进个人”等称号。
心系群众,信访维稳第一线
(及时到现场调查信访反映问题)
环境信访牵扯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马吉亚将环境信访维稳工作作为环境执法的重中之重来抓。2020年以来,为了坚决完成各重要会议和节假日期间的维稳工作任务,马吉亚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有应急工作时,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能做到随叫随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尤其对污染严重、影响范围大、矛盾突出、事件敏感的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排污企业和环境信访问题,决不姑息迁就,顶住压力,一查到底。
重要敏感时期基本上是24小时连轴转,有一次,夜里12点多“12369”环境举报热线接到群众举报,一居民区内每到凌晨总有异味产生,特别刺鼻,家里的老人和孕妇受不了。马吉亚带领同事迅速赶往现场并见到举报人,现场确实有刺鼻的味道,他们判断附近定有异味污染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直排查到夜里2点多,终于找到了污染源,是一家豆腐加工坊,现场正在作业。马吉亚及同事们按照程序开展现场调查,固定证据后责令负责人停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到旗生态环境局接受调查处理。次日,举报人给局办公室致电表示感谢,又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群众的肯定和鼓励也成了马吉亚同志一线执法的最大动力。
多年来,他认真对待每一件信访,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不少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共处理信访举报案件300多件,信访的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了100%。
挺膺担当,抓铁有痕每一案
(深入企业检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健全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执行也只是墙上画虎,成为摆设。要想让制度在执行落实中长出“钢牙利齿”,就得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2021年7月5日,马吉亚带领对内执法人员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进行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情况检查时发现,乌拉特中旗热力厂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年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发现线索后,马吉亚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现场积极引导企业自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详细的给企业提供服务指导,提醒整改。可针对该企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后,企业仍不整改,多次催促无效,因为被处罚企业为央企、上市企业,必须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处罚,为确保证企业认罚不进行行政复议,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马吉亚几个通宵都没有休息,又重新对新颁布的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进行学习和探讨,最终依法办理了违反排污许可证案。此案是巴彦淖尔市唯一一例违反排污许可证案例,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案例同时提出点名表扬。
只有如马吉亚同志这样,在岗位上敢于担当、在执法中勇于碰硬、在办案中擅于学习的优秀环保铁军队伍,才能在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上树立起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的刚性约束。
靠前普法,保障发展先一步
(给企业讲解环保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不是要管住企业,而是引导服务企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马吉亚在环境执法实践中,把“保障发展,普法先行”作为平衡“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砝码,本着“轻微违法不罚”原则,在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的同时,加大执法帮扶力度,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为企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6月,马吉亚同志对乌拉特中旗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监测到排口有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发现线索后,马吉亚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现场,通过面对面交流,详细给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指导,主动协助企业找到检查中发现的环境隐患问题源头,提醒企业及时整改。此案件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列为典型案例。
2024年5月,马吉亚带领执法人员对乌拉特中旗某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现场查阅企业相关资料后,发现该公司未进行排污许可登记管理,项目已投入运营,未做到持证排污。综合考虑优化营收环境、保障企业绿色发展,引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的原则,加之企业积极配合调查并认错态度良好,按规定时限完成了整改,参照生态环境审慎柔性执法理念,对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这就是马吉亚,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一位普通的环境保护边疆一线执法监察工作者。他不顾工作的繁琐和身体的积劳,把自己的全部融入到环保工作中,融入到为党和人民服务中,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张栋 张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