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钟祥市通过严把秸秆禁烧的五个重要“关口”,建立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四个体系,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人技结合,严把“防控关”。坚持常态防控,强化“人防+技防”,采取专班巡查、无人机飞巡等措施,成立秸秆禁烧工作督导专班,印发秸秆禁烧督导工作包联方案,秸秆禁烧工作专班通过禁烧微信工作群。加强督办,同时对各乡镇场库秸秆禁烧工作实行督导包联,设立了一个督查组六个巡查组,明确联络员,划分6个片区,分别组织巡查组对片区进行巡查,在重要时段加大巡查频率和力度,及时将发现的黑斑、火点等情况报告市禁烧办和属地政府,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立案查处3件,处罚款1万元。
二是宣教结合,严把“舆论关”。落实落细秸秆禁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并通过印发禁烧通告、张贴悬挂条幅和标语、签订《禁烧承诺书》等方式进行宣传。2023年上半年组织各级干部32472人次进村到户,宣传车20915台次入村宣传,张贴宣传标语4579条。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加大反面事例曝光,形成舆论高压态势,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网格管理,严把“责任关”。构建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全域、全年、全面”和“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的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建立“全面覆盖、网格清晰、分级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属地管理办法,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奖惩结合,严把“考核关”。健全“全域禁烧”的奖惩体系,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严格依照《荆门市秸秆露天禁烧工作考核及奖惩办法》,强化考核结账,落实评先奖优制度、保证金扣罚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严格落实“黑斑”追查制度,对不重视、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或疏于管理、措施不力等发生大面积焚烧现象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2023年上半年先后追责问责3人次。
五是部门联动,严把“协作关”。健全“全域禁烧”的联防体系,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全域露天禁烧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协调督导,组织开展督导巡查636次;农业农村局负责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秸秆粉碎还田指导和农机管理,确保秸秆及时离田还田,开展培训班2次,培训农机手80人次。各地和其他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现管理共抓、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露天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联动推进机制。
六是强化指导,完善源头管控体系。针对秋收作物实际情况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作业标准开展秸秆粉碎还田,做好本地及外地农机手的培训提醒,在国省干道设置提示牌、引导站,要求进入钟祥市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加装粉碎装置,并确保留茬高度控制在15cm以内,否则不允许下田作业。组织开展联合收割机规范作业巡查检查50次,出动执法人员260人次,检查农机462台次。
七是示范引领,完善综合利用体系。在湖北沃凯克生物科技公司建设农作物秸秆育秧基质片基料化、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在钟祥市绿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农作物秸秆种养循环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发挥基地带动示范作用。2022年钟祥市“五化”利用量98万吨,其中,肥料化71万吨、饲料化18万吨、燃料化8万吨、基料化0.6万吨、原料化0.4万吨,当前钟祥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八是政策扶持,完善秸秆收储体系。扶持光大城乡再生能源(钟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乡镇有收储组织、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光大城乡再生能源(钟祥)有限公司2022年收储并消纳秸秆燃料化6万吨,截至2023年7月燃料化2.64万吨。
九是科学规划,完善监测评价体系。按照耕地情况、农作物种类等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监测点 个,重点对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数进行调查测算,为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调查核算提供基础支撑。
文:荆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