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悬正可期,重任千钧再奋蹄。9月1日下午,西安市临潼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1234”机制揭牌仪式在西安市伊利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顺利举行,同时生态环境临潼分局召开了临潼区环境执法监管体系“1234”机制落实推广会。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临潼分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胡学刚出席了会议,生态环境分局、区科工商务局执法骨干,各街办、园区包抓干部,辖区30家企业负责人代表约1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暨“1234”机制落实推广会。会议阐明了临潼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1234”机制的创立背景,论证了该机制的科学可行性,确定并宣布临潼区全面实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1234”机制。

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推进“1234”工作机制落地生根。思想是行动的航标。临潼区创新建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体系“1234”机制是一次久久为功的绿色行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举措,是临潼区生态环境执法领域首次创新,是恰逢工业企业监管工作处于困境时应运而生。所谓的“1234”机制,“1”是一张清单管执法,即通过不留死角、全覆盖排查摸底建立了临潼区执法监管工作台账,该台账将全区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四级监管人联系方式等罗列在内,确保各级、各部门监管达到底数清、情况明的效果;“2”是双管齐下,实行政府和企业双面管理,以企业自查为主,部门帮扶监管为辅,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法定责任,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企业监管执法事项公示牌(内容涉及环保检查35项检查要素),完成企业自查及政府部门监督帮扶;“3”是三级培训制度,对企业、街办包抓干部、专职网格员进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各相关部门及各街办、园区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同时拔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4”是四级监管,建立行业牵头、生态环境执法、街办包抓、专职网格监管四级监管制度,形成全方位、层层织密工业企业执法监管网格。

躬身入局,履责于行,狠抓辖区工业企业执法监管工作。行业牵头部门、生态环境执法、各街办包抓干部、专职网格员层层抓好监督检查,织密执法网格,日常检查发现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第一时间报生态环境临潼分局,对顶风作案的,严格按照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铁腕执法。全局上下携手同心,紧盯曝光问题,以必胜的信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时至今日,距“5月25日陕西省第一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曝光临潼区工业园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已历时三个月,在西安市临潼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及科学谋划下,截止9月1日,临潼区全覆盖排查176家企业发现的6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验收销号50个,销号率80.6%。组织专家对5家典型案例企业整改工作进行验收,并制作成展板,以案为鉴,警示辖区工业企业要引以为戒,确保此类问题不反弹。各部门继续加强联动,调动一切力量,凝聚强大合力,全力帮扶企业协调解决销号问题,督促企业抓紧销号进度,提高整改销号质量。

长效落实,精细管理,提升辖区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各工业企业要树立按公示牌自查理念,建立并规范生态环境管理台账。严格按照“1234”机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自查,确保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曝光问题不反弹。生态环境临潼分局将定期组织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业务培训,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生态环境管理能力;行业主管部门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帮扶,促使工业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各街办包抓干部及专职网格员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督促工业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上为辖区工业企业监管提供强大助力。

环境执法监管“1234”机制从四个维度构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围绕清单式执法、企业自查+部门帮扶、三级培训、四级监管,按行业类别、产污环节制定监管执法清单,让各级、各部门检查人员都能够依据清单开展“傻瓜式”执法检查,辖区所有企业能够落实清单式管理,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立体化、简单化、程序化的效果,最终实现工业企业长效监管的绿色通道机制。

西安市临潼区已拉开全面推广并执行生态环境执法监管“1234”机制的帷幕,各四级监管责任人从严从速落实,携手让临潼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交出让人民满意的青山绿水答卷。



文/图 崔鹏宇 宋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