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郴州市宜章县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共建成104个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加强污水管网运营和维护培训,建立监管机制,有效改善了当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宜章县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其实际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类施策、精准整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运营,确保各类设施稳定高效运行,达到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

同时,宜章县对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调查,了解其建设情况、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20吨以上的处理设施每年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均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43/1665-2019)。

宜章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关于开展宜章县农村环境整治项目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问题整改专项帮扶工作方案》,成立由宜章分局局长任组长的宜章县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3个专项工作检查小组,有效推动不正常运行的集中式或相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提升设施运行效率和处理效果,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宜章县还编制实施《宜章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年)》,优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村庄规划布局,按实施计划和步骤安排统筹推进;出台并实施《宜章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由县财政每年按2000元/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环境效益的长期发挥,并每年对乡镇进行考核。

宜章县在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规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考虑到宜章县各村落布局、地势走向与可用地情况,将分区小型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点确定在各村落附近的低洼地;充分考虑各地村组生活污水排放、地形地势等因素,认真听取村民意愿和意见,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不一哄而上、生搬硬套。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将继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探索更加适合本地实际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宜章生活污水“美颜”模式。


文图:李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