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以下简称“2024能源品牌周”)主题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隆重发布了能源行业独有的标志性品牌活动“绿能星”评价结果。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杜善周荣获“绿能星·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人物”,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获得“绿能星”特等奖。当天,杜善周在大会上作《绿色发展赋新能,打造煤海“塞罕坝”》主题报告,分享准能的绿色实践。
准能集团是大型能源企业,因煤而兴、依煤而盛,公司拥有煤炭资源储量30.85亿吨,拥有年生产能力6900万吨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和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杜善周介绍,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骨干企业,准能集团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治导向,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统筹推进生产经营与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坚持在做精煤炭主业的同时,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文章,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经济,形成“基于煤、延伸煤、超越煤”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成功探索走出一条跨越资源枯竭陷阱的“两山”实践新路子。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中国最美矿山”“准格尔国家矿山公园”“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评绿色矿山重大工程奖一等奖。
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准能集团以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为突破口,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以“三个坚持”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一是坚持绿色开采,资源利用指标行业领先。公司在所辖两座国家级绿色矿山不断引进“大吨位”先进采矿设备,全员工效、设备效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抛掷爆破一吊斗铲倒堆工艺及端帮采煤工艺技术,以能力大、成本低、无运输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填补了我国露天采矿行业空白,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内蒙百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正在推进“露天矿大倾角轨道提升运输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等新工艺项目,助力绿色、清洁、高质化生产。
二是坚持数字驱动,智能矿山建设走在前列。推进煤炭开采与物联网、北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单机装备智能控制、多机装备智能协同”模式,实现电铲采装远程控制、辅助作业无人值守,矿用机器人大显身手。首批国内载重最大的69台300吨级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实现多编组“装、运、卸”全程自主运行。构建大型煤炭企业智能化洗选新模式,国内首次实现千万吨级跳汰机单机全流程智能控制。
三是坚持清洁利用,低碳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准能集团创造性提出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技术及多领域应用研究,世界上首次研制出煤基纳米碳氢燃料,通过构建“煤基纳米碳氢-粉煤灰-氧化铝(锂、镓、硅等)-绿色电解铝及铝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电煤清洁利用基础上实现煤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炭全要素变废为宝,推动煤炭由“乌金”到“国家急需战略资源”的价值跃迁,为实现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提供了准能技术和中国智慧。
向“黑”金要生态、向生态要发展、向发展要未来,准能集团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北方防沙带建设,以打造“煤海塞罕坝”为目标,不断拓宽绿色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造绿储金、点绿成金、以绿探金、扩绿增金”多元转换路径,以“三个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生态准能”典型案例。
一是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新技术。探索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做到了排弃地复垦全覆盖、无死角,实现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成功将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改造成万亩良田,破解了大型露天煤矿开发与保护协同推进的重大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公司复垦绿化总投入28.81亿元,完成绿化面积9.85万亩,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至80%以上,生态系统实现正向演替、良性循环,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小气候日臻完善。近5年,矿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增加14亿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二是创新集成“生态+”产业融合新路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培育了“政府+企业+农户”产业联合体、“国家矿山公园+准能生态旅游区+准旗文旅集团”联合体,集成“生态+农业、牧业、林果、文旅、研学”等多元产业模式,已建成叠翠林区、紫东农区、毓秀景区等八个生态功能区。现存栏优质肉牛2000多头,建成万亩林果种植基地和千亩果品试验基地,种植牧草1万多亩,开发饲料及小杂粮种植基地3000多亩,创新开发“肉牛托管代养”经营模式,生态产品初级转化率稳步提升。
三是创新打造“生态旅游”新高地。围绕国家矿山公园和绿色矿山建设总体规划,公司积极推进文化和生态旅游深度融合,高标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公园、望兴园、日晷广场等诸多特色场馆和景观群,“现象级”工业旅游热潮持续升温。2023年成功举办全国露天煤矿绿色低碳发展现场会、全国露天矿山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5·19中国旅游日”内蒙古分会场启动仪式、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现场会等,年接待游客突破12万人次,辐射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品牌价值及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杜善周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准能集团将牢记绿色低碳发展责任和使命,在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中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写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绿色文章”,绘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贡献准能力量。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作者: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