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泰安成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为全国9个地市之一、山东省唯一,实现了泰安督查激励零的突破。
在泰城生态环境蝶变的背后,中国铁工投资实施的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PPP项目,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通过三河两网一库一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实现了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精准践行了“两山”理念,有效筑牢泰山区域生态保护屏障,为此次泰安获得督查激励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年来,泰安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在以中国铁工投资等为代表的企业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据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整个泰安市臭氧、二氧化硫、重污染天数等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山东省第一位,优良率指标改善幅度位居山东省第二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八位,为山东省唯一所有空气质量指标均改善的地市。水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七位、山东省第一位,6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值首次实现“全优Ⅲ”。
据悉,此次督查激励,是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督查激励的通知》,按照《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激励措施实施规定(2022年修订)》,对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进行公示,河北省廊坊市、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省鹤岗市、山东省泰安市、广东省汕头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云南省保山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甘肃省张掖市推选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地、州、盟)。
“以前啊,经过河道时,时不时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特别是夏天更严重。自从治理后,水是越来越清澈了,鱼也很多了,还建了景观公园,我经常来这边散步、钓鱼,我是亲眼看着这河水一点点干净起来的。”市民刘先生说。
老人所说的臭水沟,得益于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全国六大区域试点之一。
近年来,中国铁工投资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了一批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福祉的生态环境项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泰城项目门类齐全,极具代表性。
过去,部分河道淤堵严重、时常断流,河水发黑发臭,岸堤防冲刷能力差,排洪不畅。城区部分管网年久失修,雨水污水混排、动辄倒灌外溢,防洪防涝能力减弱。王家院水库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的萧条景象。这些成为影响泰城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该项目以修复3条河道生态、改造2个雨污分流管网、1座水库扩容及配套管网工程、1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在泰城形成周而复始、循环利用的水生态系统。
泰城项目覆盖整座泰安城区及周边,北到泰山南麓、南达汶水河畔,对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清淤管道工程加起来近400公里,施工点130多处。供水管道35公里,水库土方200万方,涉及大量征地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城区人口密集地段,容易产生沟槽坍塌,围挡被车辆行人刮碰等事件,特别是清淤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巨大。而更大的挑战,则是在泰城南郊的王家院水库。
“之前这边是个大沙坑,一片荒地,经过系统治理,如今的王家院犹如一颗晶莹的蓝宝石,镶嵌在大汶河畔,水鸟翱翔,蔚为壮观。”王家院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说道。王家院水库库底存在不少天然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何在“漏斗”上建水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公司邀请地质、水利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探测法、震动检测技术三种检测手段,探明了库底溶洞分布和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注浆、强夯、混凝土回填等处理措施,确保了库底稳定,同时采用两布一膜双轨热熔焊接工艺,保证了水库蓄水成功。
为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做细落实,项目运营团队立足长远规划需要,坚持以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原则,编制系列配套方案和制度办法,将运营期管理形成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为运营维护人员配备GPS定位器、利用APP监测巡逻盲区,通过建立河道水质应急处理及智慧监控系统,布置前端传感监测站点,依托运营管理中心、各河道子站机房,形成河道运营“一张网”。2022年是项目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年,运营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管理优势,高效率、高标准做好日常运营工作,实现了运营首年绩效考核各子项全部达标。
泰安市城区九条城市内河,素有“泰城九廊道”之称。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位于泰城东部,自东向西并列排开,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总长约55公里。清淤、驳岸、拓宽等系列工程完成后,如今形成3条廊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置身其中好似画中游;市民三五成群、相约晨练,垂钓爱好者坚持每日“打卡”,生态修复让这座生态之城更显魅力。
“400多公里管网在地下纵横交错,连接千家万户,这和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相连,马虎不得。”管网运维人员说。两个雨污分流工程建成后,完善了城区污水、雨水排水系统,提高了污水收集率,污水倒灌影响人民生活的现象大为改观。
泰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是该项目最早建成、最早投入运营的子项。现如今,厂区绿化面积达7.2万㎡,绿植50余种,高自动化、高节能化的运营模式赢得各方好评,出水水质稳定在地表准Ⅳ类标准,获评全国“环保设施向社会开放单位”,成为当地高校科研实践育人基地。
汶水奔流,美好无限。经过两年生态修复,如今的王家院水库可蓄水约1900万方,形成3000亩蓄水面、100亩松林小岛及2万多亩连片式生态长廊……蓝天、白云、碧水相映成色,初秋的微风静静吹拂蔚蓝色水面,水鸟迎风翱翔,荡起微微涟漪,碧水蓝天共一色,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已然成为东临泰山的必然去处。
成功实施泰城项目,中国铁工投资等单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让泰安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正在加速舒展。
来源:中国铁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