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碧波荡漾,水鸟翩跹起舞,堤岸蒹葭苍苍……清晨的龙吟湖,宛若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小径通幽,林地绵延,朝霞流金,水鸟争鸣,与潋滟的湖水相映成趣。一座座微型水质监测站静立在湖边,全天候“紧盯”初生的龙吟湖,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经过生态修复重现勃勃生机的绿水青山。

绘出生态修复样本

“贾汪新城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定居贾汪5年的马先生每天都来龙吟湖休闲健身,看着这片城市“绿肺”日渐变美变广阔,呈现“春游贾汪棠如诗,秋赏红叶槭如画”的美丽景象,满心畅快自豪。

龙吟湖治理是江苏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之一,也是贾汪践行“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丰硕成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贾汪区坚定不移推行高质量转型发展,以“生态修复+城市人居环境修补”创新治理采煤塌陷地,以湿地公园为载体打造生态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护绿肺,守绿心,生绿金”,实现了由过去“挖煤卖资源”到现在“发展生态旅游卖风景”的转变,探索出备受瞩目的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贾汪模式”,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绘出了生态修复示范样本。

重建自然生态系统

百年煤城,留下“天灰地陷房裂水黑”的生态之殇。重塑绿水青山、补上生态欠账迫在眉睫。贾汪区紧紧抓住资源枯竭地区生态突出短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片片新绿绽放,一池池碧水绿波,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变成了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20307163603

龙吟湖原是一片采煤塌陷地,荒草丛生、坑塘遍野,生态环境恶劣。经过前期周密调研,贾汪区创造性地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人居环境修补”采煤塌陷地治理模式,按照“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生态则生态”原则,通过实施水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整体水系贯通、湿地公园、林木绿化、水岸苗圃建设等系统工程,综合整治4100亩区域,重建生态系统,以湿地公园为载体打造生态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促进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协同提升。

经过持之以恒的艰苦治理,龙吟湖采煤塌陷地从“脏乱差”的坑塘水沟,蝶变成为湖阔景美、绿林成荫的郊野公园。44.3公顷的塌陷地被盘活为可利用耕地,66.8公顷的水域湿地和鸟类栖息岛屿成为各种涉禽、游禽和小型哺乳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一个长林丰草、鸟鸣啾啾的美丽家园正在形成。

打造生态安全缓冲区

据贾汪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吟湖治理将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首要目标,植物配置遵循乡土化和多样性原则,满足野生动物栖息的需要,再现自然生态特征,建成生态保护型生态安全缓冲区,形成了连接贾汪城区和徐州工业园区的绿色生态屏障。

整个治理区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重建区、生态农业区、城市生态缓冲区等多个功能区,尽可能地恢复耕地、重建清洁水系、提升生态景观,形成兼具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群众休闲的近自然生态系统。67公顷的城市生态缓冲区,构建了一道天然的守护大屏障,成为城区与自然地理空间的重要生态缓冲。

融入“城市人居环境修补”理念,在湿地、水网、林草等自然要素间巧妙添加栈道、廊道和亭台,创新性地将湿地打造成多功能生态“绿肺”,实现“山清、水秀、林茂、田整、湖净、草盛”,让群众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得到更多幸福感。

作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贾汪成功走出一条“生产生态生活,宜居宜业宜游”的互促共赢之路。青山绿水正成为贾汪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靓丽底色,一个生态宜居、文化多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贾汪正在绘就。


(文/王竹玉 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