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2023年度丹江入河(库)排污口人工徒步排查培训暨工作动员会在南阳市淅川县召开。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专家讲解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APP系统填报要点,华南所专家讲解入河排污口排查技术要点和安全要点,为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及丹江入河(库)排污口人工徒步排查工作拉开了序幕。
一、下真功夫,夯硬任务。无人机巡检解译,为人工徒步助力添翼。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丹江口水库及丹江入河(库)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函》(环办执法函〔2022〕218号)有关要求,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丹江口水库及丹江入河(库)排污口排查工作。2022年以来,省厅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研讨会,征求多方意见,最终印发《丹江口水库及丹江入河(库)排污口二级排查工作方案》。同时根据生态环境部要求,克服疫情与财政压力,提高要求利用无人机代替卫星遥感,完成一级排查工作,解译出疑似问题点位数共计1040个。
丹江口水库岸线长539公里,排查面积891平方公里,排查时间任务紧、工作标准高、排查难度大,为保障排查工作公平、公开、公正,省厅抽调洛阳、平顶山、信阳和驻马店四市生态环境执法骨干组成10个现场排查小组进行异地交叉检查,搭建执法工作信息互享,资源互助,互相帮扶的交流平台,同时每个小组选配2名第三方公司专业人员辅助开展执法监测,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此次排查任务。
二、精心部署,严肃纪律。召开培训启动会,吹响人工徒步排查冲锋号。
启动会上,生态环境部宋华用处长、省执法监督局许喆副局长、淅川分局章笑局长分别进行了讲话。省执法监督局许喆副局长就如何开展好本次排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本次排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以守护生命线的高度,维护好千里水脉,守护好国家水生态安全。二是攻坚克难,确保高效完成此次任务,以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推送解译点位为参照,逐一进行现场人工徒步核查,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三是严守底线,严格遵守排查工作纪律要求,要求参与工作人员服从统一指挥,严守保密纪律、严守廉洁纪律、严守安全底线。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宋华用处长对我省前期开展工作表示肯定,并进一步强调,本次排查任务要坚持质量优先原则,进度及时间均需服从质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排查任务,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叮嘱排查人员确保排查安全,注意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坚决避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最后宋华用处长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组建工作群,提供相应技术力量进行实时答疑及审核工作,帮助本次排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拉网排查,地毯推进。抓住重点时间节点,全力推动排查工作迅速开展。
会后,各组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工作,按照生态环境部现场排查工作要求,利用手机APP将每个排口地理坐标、所属区域、排口类型、排放状况、周边环境、疑似来源等图文和视频内容进行实地核查,保证准确录入、实时上传。此次排查通过利用“网格化+数字化+铁脚板”的方式,实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确保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提供数据材料,也为丹江口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督导排查工作按照既定方案持续推进,为后续“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文/马雅菲 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