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开机、点火、校正标准曲线、检测......"技术人员演示操作,参训人员细心听记,漯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漯河支队")组织的一场全市环境执法装备培训会正在紧张进行。培训旨在提升执法人员对新执法装备的操作能力,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效果显著。

此次培训是漯河支队"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计划"的组成部分。据了解,年初以来,漯河支队坚持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抓手,贯彻"全员、全年、全过程"和河南省生态环境厅"队伍建设年"要求,狠抓人员培训,组织实施了"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计划"。

专题理论学习及时充电。制定了《2021年度业务技能与执法实务培训方案》,利用早例会1小时进行专题理论学习,着重对常用的法律条款及"四个配套办法"进行深度解读,找准适用切入口和着力点,明确法律适用情形和范围,为调查取证、笔录制作、文书制作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截至目前,已组织了三期专题学习,并印制了《专题学习资料汇编》,强化了执法人员理论知识水平。

典型案例剖析破解执法难题。定期组织典型案例分析研讨会,结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典型案例和该市污染源种类和行业特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分析研讨,分析判断具体违法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适用法律条款、调查取证手段、证据链等,逐一点评,真正做到"会办案、办铁案",提升执法人员分析研判能力。

现场教学培训提升实战练兵技能。启动无人机环境执法业务技能大练兵活动,充分运用无人机科技监侦手段,为快速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奠定了坚实基础;邀请自动在线技术专家对执法骨干进行现场培训,尝试式、互动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组织队列训练、无人机操作及便携式VOCs设备操作现场培训,打牢队伍科技执法素质基础。

绩效分级考评激发练兵动能。按照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分级管理规定》要求,把执法人员级别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同时,对执法级别较高的人员优先选拔参加部、省异地督查,同等条件优先表彰表扬,在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等情况下优先考虑。通过绩效分级考评激励执法人员依法履职,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文/王留伟 郑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