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沂河河畔,绿意盎然,碧波荡漾。白鹭时而掠过水面,时而飞向高空,远处青山如黛,一幅山水生态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正在沂河韩旺大桥采集水样的沂源县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环境监测人员介绍,1-6月沂河韩旺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高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Ⅲ类标准。
为改善沂河水质,沂源县先后投资实施了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沂河人工湿地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市污水管网改造等基础工程,出台了《沂河水质保障工作方案》,建立了沂河水质管控闭环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全员环保工作机制作用,在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各镇办的共同努力下,使沂河韩旺出境断面实现了从Ⅲ类水到Ⅱ类水的“蝶变”。
在沂河上游,从沂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流出的水进入沂河人工湿地,经净化处理后汇入沂河。这种“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组合治污模式,既为百姓建造了美丽的景观,也为守护一泓清水筑起了牢固的生态屏障。
据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水与土壤科负责人介绍,沂河人工湿地项目包含饮马河湿地工程和沂河湿地工程两个子项目,总投资4570万元,占地750亩,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多级表面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主要建设生态边坡、挡土墙、集水区、配水区、潜流池及管理用房等设施。项目的建成投用,可以使沂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Ⅳ类水体再经过湿地的截污净化和自然净化,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年可削减COD 55吨、氨氮5.5吨,生态环保效益显著。
(文/ 翟以刚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沂源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