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龚铁柱,是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谷城大队的一名执法人员,从事环保事业已有20个年头。每次领命出征,身着“执法蓝”,肩扛“山水徽章”的那一刻,身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督促我必须要认真完成任务。
近五年来,我多次参加生态环境部、省厅、市局组织的环境保护监督帮扶行动,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实践,把环保铁军的责任扛在肩上,全力以赴做好监督帮扶工作,努力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好。
虽然每次出征都充满着困难和挑战,但收获也是非凡的,让人意犹未尽。尽管每次归来都披星戴月、身心疲惫,却又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记得有次闲聊,朋友问我:“干你们环保这个工作是不是要经常加班?”见他兴趣高涨,我觉得可以借这个机会给他普及一些环保知识,也让他对环保工作有个认识和了解。
我说道:“‘白+黑,5+2’是工作常态,我们要随时准备好应对和处置突发的环境问题,像群众投诉、上级交办、突击检查等等,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朋友又问我:“觉不觉得苦?”我回答道:“近两年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氛围浓厚,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觉悟都提高了,环境违法行为越来越少,现在工作起来轻松很多,我们希望全民都能主动参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共同守护家园,只要看到环境越变越好,也就不觉得苦了。”
是啊,夏天最炎热的时候,防治臭氧有我;冬天最寒冷的时候,防治雾霾有我;雨天,巡查重点河流、重点企业有我;换来群众笑脸的有我;打击恶意排污,为守法企业提供公平正义的有我。干环保,很苦;干好环保,很累。但是干环保,很光荣;干好环保,很有价值。
闲谈后,我给朋友讲了件工作时发生的趣事。
事情发生在2023年4月的某天,我跟队员们在核查生态环境部交办的16条违法线索,差点被群众当成间谍报警。
那天天刚亮,我们小组从南河自然保护区到薤山国家森林公园,马不停蹄地赶到最后一个点位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当我们打开手电筒,拿着定位仪,正准备按照卫星图片上标注的经纬度核对位置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干什么的,黑灯瞎火的照什么照?”看来是核查行动惊扰了附近居民。我们几个人赶紧拿出执法证,表明了身份,两位老乡笑着说:“我们还以为是间谍在收集情报呢,现在可以放心了。”不得不说咱们老百姓的警惕性是真高。
经全面核查,16 个点位都没有发生破坏生态的行为,我和队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对于我们而言,环保执法无处不在,你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只要是和老百姓生活沾边的,对我们来说都是天大的事。
去年冬天,重污染天气再现,“零点行动”随即启动。深夜两点,我带队在一家铸造企业进行巡查帮扶时,发现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但监测仪数据却显示超标,排查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任何发现,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我判断很可能存在旁路偷排的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我再次奔赴企业,决定先顺着收集废气的管道走向慢慢进行查找。一番排查后发现有一段管道架设在厂房的彩钢瓦上,屋顶距离地面足足有二三十米高,上去的唯一通道只有一段狭窄的楼梯,两边也没有安全扶手,十分危险。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挪,在仔细查了20多米后,终于在管道尾端发现有一处裂缝,废气正是从这个地方源源不断排出。陪同检查的工厂负责人竖起大拇指说:“我们几年都没有人上去过,你们干工作真是拼命啊。”我笑了笑说:“干环保执法工作,有时候就需要‘拼命三郎’的劲头,只要能帮你们解决问题,我们就觉得值了。”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守护谷城蓝天、碧水、净土的身影中必须有我,因为我是逐光而行的环保铁军。
供稿: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谷城大队 龚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