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群众权益和打击违法排污作为,宣城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在注重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同时,坚持优化服务与严格监管并重,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环境监管职责,有效化解群众诉求,多措并举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强化生态执法能力建设。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通过集中业务培训、视频网络业务培训、参加市局组织的生态环境执法证法律知识考核、请律师专业解读新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案卷互评等措施,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提升执法素养,规范环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提升执法监管水平。
强化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污染源监控平台,对重点监管单位保持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重点企业达标排放。充分利用双随机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通过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污染物是否稳定达标排放、是否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等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每季度通过暗查、暗访、暗拍,发现并拍摄一批有代表性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制作警示片,并在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生态环保大会上播放,披露问题,落实整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3年立案调查18起,拟处罚金额160余万元,移送污染犯罪案件1件,清理取缔“散乱污”9个,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2件。
强化环境信访投诉处置。强化源头预防,努力把环境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通过举报信访投诉,寻找环境违法线索,及时发现企业环境问题及违法行为。严格执行24小时接听环保投诉电话,保持投诉渠道时刻畅通,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回复,“有报必接、违法必查”。完善登记提醒制度,提醒办结时间节点,确保按时办结和及时回复。建立信访办案责任人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重复访等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排查,采取跟踪督办、领导包案、及时回访等方式,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妥善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截止目前共登记受理信访投诉71件,与去年同期(143件)相比下降50%。
优化环境监管方式。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环保执法检查制度,不对企业开展随意性、选择性执法检查。以环境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科技监管”、“智慧环保”,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远程监管,减少现场执法频次。率先试点推动“电监管”环境监管模式,推进现场执法到非现场执法方式的转变。开展水、大气、固废、行政执法专题培训数十次,培训企业300余家,采取如普法宣传、非现场执法、主动提醒等多种执法方式加强企业指导帮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解决群众难题、深入企业送服务、深入基层抓帮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减少投诉信访问题的发生。按照“严查严办”的坚定态度对待案件查处工作,坚决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对每一个案件都认真整理证据资料,以高质量的案件查办,提升执法队伍高水平的执法能力。努力让群众感受到环境监管执法的“力度”和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温度”。
文:宣城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