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在执行长江经济带暗查暗访、国庆节在执行京津冀强化监督、元旦在执行秋冬季强化监督帮扶,假期执行任务成了常态……家属发现转业后见面时间更少了,4岁的女儿在他每次出差前总会眼巴巴地问:“爸爸,你能不能不出差?你出差什么时候回来?”他总是笑着说:“等天空彻底变蓝,水变清,山变绿,爸爸就回来了。”

陈晓彬,2010年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携笔从戎,2017年转业至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来,年均出差180天以上,被同事们称为“出差最多的那一个”。今年8月,在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每月之星”评选活动中,陈晓彬获评“帮服之星”。

指导帮服现场 陈晓彬(右三)

他是环保执法的“排头兵”

既要争做一马当先的奔跑者,也要争当一往无前的排头兵。

39岁的陈晓彬已有近20年的党龄,部队的经历培养了他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品格,凡事冲在前、抢在前,从不讲条件、说困难。烈日炎炎的八月,气温峰值39摄氏度,日步行近20000步,行程近10公里,连轴转近10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这是陈晓彬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帮服检查一天工作的真实写照。

为了查实查细查清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陈晓彬坚持进入车间查看生产情况,爬上楼顶查看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每检查完一个点位,只见大颗的汗珠从他脸上滑落,胸前的衣服也早已湿透,但他一直默默坚持,始终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开展夜查 陈晓彬(左三)

他是法规政策的“宣传员”

“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是他一贯秉持的执法理念。

多年来,陈晓彬始终坚持将一线检查与宣传帮服相结合,把每次执法的过程都当成帮服的过程。每到一家企业,他都精准查找问题,主动宣传环保政策,真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环保守法意识、绿色生产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

不少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陈老师给我们企业讲的法规政策,结合了他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让我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干起来方向明、思路清,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强了、信心足了。”

深入一线检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 陈晓彬(右二)

他是法律权威的“捍卫者”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 陈晓彬一身正气,敢于执法,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用实际行动捍卫环境执法者形象。他常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一旦执法的天平稍稍倾斜,就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只要纵容包庇一次违法行为,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侵犯。”

八月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人抬不起头、睁不开眼。陈晓彬不畏酷暑,奔波在一线开展环保执法工作。一家企业心存侥幸,赶在中午进行无证喷漆作业,被他抓了个“现行”。老板非常吃惊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热的大中午,你们也会来检查!”执法大队立即对这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


(来源:四川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