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全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贵州省龙里县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狠抓突出生态环境治理,标本兼治,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力解决。其中,湾滩河治理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龙里县湾滩河发源于贵阳市高坡乡,从源头到出境处汇水面积274.6平方公里,其中流经龙里县境内汇水面积244平方公里,在龙里县境内河长30公里,是龙里县具有重要功能的河流之一。
如今的湾滩河畔,风光旖旎,生机盎然,白鹭成群。而就在2017年以前,湾滩河确是名副其实的“小黄河”,两岸群众苦不堪言。
湾滩河水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湾滩河流域一带矿产资源私挖滥采现象十分严重。多年来,尽管龙里县各职能部门对湾滩河流域矿井废水污染加大执法力度,对矿山进行多次整顿,关闭了湾滩河流域内多家小煤矿,依法督促摆省煤矿、栎木山煤矿、白水岩煤矿三家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煤矿企业投入600余万元建立了矿井废水处理设施,但对改变湾滩河污染现状的效果甚微。
为切实解决湾滩河流域污染现状,改善湾滩河水质,保障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龙里县先治水后治渣,成立了湾滩河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湾滩河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任务分解表》,切实抓好湾滩河污染治理工作,建成日处理4800吨矿井废水处理厂,扩建曝气池、污泥堆场大棚、新建应急池等。通过治水和治渣项目的实施,2018年以来,湾滩河出境断面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小黄河”一去不复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龙里县通过对湾滩河流域的治理,做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如今,湾滩河镇近3万亩农田及国家级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均利用湾滩河水进行灌溉。有了优质的灌溉水,便有了“龙里豌豆尖”“羊场大米”“龙里稻田鱼”等特色品牌,湾滩河乡村旅游也越来越红火,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了。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举措,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的有力抓手。龙里县将继续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来源:贵州省黔南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