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初冬,漫步在孝妇河畔,枫叶随风飘动沙沙作响,几只水鸟在水岸间或飞翔或休憩,三三两两的市民或闲庭信步或拍照留念,在周围高楼大厦的映衬下,这里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环境好不好,河水质量如何,人说了不算,河中的鱼虾、白鹭这些“原住民”说了才算!它们在这里幸福安家,便是孝妇河这些年巨变的最好说明。

“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淄博经济开发区扎实开展河流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全区河流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孝妇河、范阳河等河流实现了从2018年部分劣V类,到2020年全面消除劣V类,再到2022年整体III类的大跨越,大踏步迈入“恢复功能性水体”时代。主要河流及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提升考核的5个重点断面中,COD最大改善幅度45.5%、氨氮91.4%、总磷69.5%,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为周边居民和动植物提供更加适宜的水生态。

“水生态质量提升的意义在于改善辖区内水体水质,逐步恢复水环境的洁净和生态功能,实现河湖长治久清;恢复河湖景观,体现‘经开绿’,满足人们对‘人水和谐、回清倒影、水清岸绿’的需求和愿景。”淄博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晋介绍。

围绕提升水环境,打好碧水保卫战,经开区发挥“互联网思维”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水环境智慧监管项目,着力提升水环境风险预警监测能力,打造水环境质量一盘棋。经开区建设5处水质监测站、29个流量监控点、15个智能采样终端、42路视频监控点、1处自动化实验室,初步实现对“河、湖、企、管、口”等全要素的智能监管,对全域水质实现智能预警、综合展示、应急指挥等核心功能。

经开区围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推动顶层规划、项目策划、融资渠道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稳定、共赢的水生态提升新局面。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经开区将持续深化“三水统筹”,打好碧水保卫战,落实“3510”发展目标,聚力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为淄博高质量发展增添一抹“经开绿”。


文:淄博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  罗欣钊  郭海林  闫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