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一部少有的环保题材都市剧,《江河日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议题中捕捉创作素材,充分展现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该剧围绕齐江市环境污染治理故事娓娓道来,抽丝剥茧查出污染事件的源头,一步步解决多项困扰齐江市已久的环境治理难题。作为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一名青年执法干部,观剧后结合自身日常环保执法工作的情况,引发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环保从你我行动做起
环保从你我做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环保责任在《江河日上》剧情中得到了体现,每一个角色的环保意识觉醒,都凸显了“环保从你我做起”的执行力。剧中主角一步步触及污染真相,一层层突破治污阻碍,用实际行动引导观众深入思考环保问题,如在工作中提倡节能减排,生活中主张垃圾分类,种植绿色植物,或者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这些角色的示范作用,唤醒了观众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大众参与环保行动的动力。同时,借剧中人物言论呼吁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引发全社会共鸣,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出自身力量。
环保理念不断觉醒
剧中人物的环保行为,不仅仅是剧情需要,更是他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倡导和实践。他们的行动,让更多群众看到日常生活中环境污染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引起对环保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环保的重要性。这些行动与思考,最终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环保意识的一次次觉醒,都为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环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让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中,我们必须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行动,践行环保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该剧中,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丰满的性格,独特的成长轨迹让每个人产生的环保意思不尽相同。其中,环保志愿者的刚正不阿,青年的纯真善良,坚决治污的决心和斗争,多维度展现出每个人为环保事业做出的努力,沉浸在剧情中时,便会将自我代入其中,更加直观明了的感受到环保事业的重要性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法为监管执行提供依据
2023年,《环境保护法》进行了新一轮修订,为我国生态环境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离不开《环境保护法》的有力监管和支撑。然而,在一些地方,监管执行不力、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加强监管执行,完善法治建设,是保障环保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一环。通过涉及环保题材的电视剧不断的推广,加强社会面环保舆论引导,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环境保护法》,不断纠正群众对环保政策的理解偏差,提升环保行为的认可度,为环保政策的执行保驾护航。
多责任主体合作的必要性
在《江河日上》剧情故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可见一斑,如何协调多责任主体利益趋同,成为本剧一大看点。共筑绿色家园,政府需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调节作用;企业需尽职尽责,履行社会责任;公众应不断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多发协同下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武汉一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只要充分调动协调各方责任主体,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严格的监管执法、有效的舆论引导和多元化的社会合作,相信不仅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更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发展。
科技助力环保监管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监管势在必行。在《江河日上》剧情中,从环境监测的创新技术到污染治理的高科技设备,科技的创新为环保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工具和方法。作为基层执法人员,更能深刻认识到科技在环保领域的价值,以及其对环保事业的深远影响。剧情中,技术壁垒的突破成为环保事业的里程碑,主角们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了许多看似无解的环保难题,为环保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科技与环保的融合不仅是当前环保事业发展的主流,也是未来环保工作的重要走向。
文: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