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州市公安县对全县近70多家重点规模企业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培训,针对近百个易发生污染的点位细致讲解,教授防治措施,并及时向企业送技术、出点子,帮扶企业解决了80多项急愁难办的环境管理、污染治理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辖区环境质量。

近年来,公安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执法+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执法服务意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安县建立了分行业“集中会诊”的执法检查机制,定期邀请环境污染防治专家对企业开展“把脉会诊”,因企施策,精准帮扶。指导排污企业做好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严格持证排污、依证排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将20家医疗卫生、物资生产企业、民生保障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小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纳入了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针对清单企业,生态环境部门推行差异化精细执法环境监管模式,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减少企业现场执法频次,实现对企业污染防治的有效监管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完善执法服务机制,规范生态环境执法行为

公安县推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利用各类执法装备,采取多种执法方式,对各行业污染企业开展全方位、全环节的一体化专项执法检查,从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运行管理四个方面,紧盯防控薄弱环节,积极帮助企业发现自身存在的环境问题,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着力解决企业项目管理、达标排放、排污许可、环境信访等方面的问题。不断严格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并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聚焦污染防治,依法严打污染环境犯罪。尤其对非法转移、排放、倾倒危险废物,偷排偷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侵害群众健康等环境违法犯罪依法予以严惩,符合移送条件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公安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的南平金马村危废非法处置案曾入选2020年度湖北省生态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践行执法服务理念,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公安县积极贯彻落实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的帮扶精神,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学会用好“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不予行政强制‘四张清单’”等规定精神,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创新服务举措,精简服务事项,帮扶企业提高认识,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真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环保营商环境。


文:湖北省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县分局 龚江华 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