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官渡区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持续增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及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官渡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完成市级下达的总量削减指标,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8.54%。城镇“两污”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完善大气环境监测预警、联动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执法,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城市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要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强力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官渡区以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强力推进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62.2亿元开展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完成了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水质逐年向好。对比2016年同期河道水质,纳入考核的14条河道中达标河道由6条上升至10条,水质从Ⅴ类提高到Ⅳ类,其中3条达Ⅲ类;新宝象河(官渡区段)、老宝象河获评为省级美丽河道,盘龙江(官渡区段)、大清河、小清河获评为市级“美丽河道”;宝丰湿地获评为省级绿美河湖、老宝象河获评为市级绿美河湖,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城乡绿化美化成效明显
加快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建成王官、海东、宝丰、星海等湖滨湿地4150.5亩,推进滇池北岸17.6公里湖滨生态缓冲带闭合,滇池绿道三个半岛段慢行系统贯通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城市公园因地制宜“提质增绿”,公共绿地面积持续增长,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67平方米。
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
官渡区以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扎实推进辖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提高城区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逐步改善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2021年11月,启动了辖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范围涉及83条市政道路、1246个庭院小区及87个城中村,总投资16.38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75条市政道路(完成比例90%)、1187个庭院小区(完成比例95%)、65个城中村(完成比例75%)的雨污分流改造,共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目前,官渡区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滇池及入湖河道水环境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仍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官渡区将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动真格大力查处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云南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贡献官渡力量。
来源: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官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