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清市南岭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基本情况
南岭镇地处福清市东北部,区域总面积34平方千米,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345米,最高点633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南岭镇交通区位突出,位于全国百强县福清市和长乐区交界处,被福清城区、国家级融侨开发区、东部新城、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两国双园,元洪国际美食城)、长乐区、福州滨海新区等“一城五区”环绕。
南岭镇空气质量好,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禀赋好,气候舒适宜人,以大姆山草原而出名。南岭镇大姆山·食菜厝景区有着福建省内少有和福州市唯一可以看海的万亩天然草场—大姆山草场和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食菜厝,在抖音、小红书、百度等热门内容平台稳居福州景点排名前列。
近年来,南岭镇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把准政治方向,立足本镇文旅和生态资源,以打造文旅康养生态小镇为方向,通过一系列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措施,做优生态环境,发展文旅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绿色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乡村
守住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南岭镇对标对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营造更加舒适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一是打造生态品牌。南岭镇下辖8个行政村,绿盈乡村创建100%,7个村庄获评“福建省森林村庄”,大山村获评首批“福建省气候康养福地”,梨洞村获评“福建省生态村”。南岭镇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发展林下植被,实施了塔七路绿化、景区彩化树种植、草原灌木杂草清除、巨尾桉改造计划,以及“村植千树”绿化工程,提升镇区生态环境,助力旅游发展。二是人居环境日益改善。通过开展“一革命五行动”“清沟扫地摆整齐”“拆旧拓新整漂亮”“六清一改”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厕所革命、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成效显著;实施污水治理提升治理工程,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已覆盖已委托运营维护管理,实施大坝溪上游全域生活污水接管,2023年将完成全镇污水治理任务;投入2000万元,关停“散乱污”企业1家,完成10家精养鳗场退养拆除工作,拆除精养池面积7.6万平方米,搬迁水面面积5.9万平方米;巩固无违建乡镇治理成果,加大违建坟墓、畜禽养殖的巡查和执法力度,疏堵结合,筹集180万元完成各村生命公园建设。三是全域治水深入推进。积极推动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开展“清淤杂、修沟渠、通水系”和“污水零排河”等行动,落实“河长制”,掀起清渠巡水的热潮。加强生态修护保护工作,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近300万元完成8个行政村25座“一村一池塘”等项目建设;投入240余万元完成大山水库、大湖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资金25万元完成吉岚村生态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投入58万元完成西溪、南岭、吉岚村防汛水渠修复工程;投入200万元开展岭口河水系整治提升和周边生态基础设施配套;投入100万元对各水库、池塘先后开展了边坡整治、环境绿化、植树种草、环湖步道等周边景观改造工程,保护水系生态环境。同时,定期开展河道清淤,修复河道生态环境。
贯彻“两山”理念,成为福建首个开展碳中和试点乡镇
绿色是南岭最大的特色,生态是南岭最大的优势。一直以来,南岭镇始终坚持贯彻“两山”理念,落实“林长制”,推动“林长治”,全面落实林长巡林责任,提升森林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1年,南岭镇与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签约碳中和项目协议,成为福建省首个开展碳中和试点的乡镇。
南岭镇林地面积约3.15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2%,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林地面积约为19686亩,预计20年内可产生2400多万的收入。南岭镇向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3060”的目标,积极规划践行林业碳汇项目,真正实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践行绿色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南岭镇突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束缚,发挥后发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的定位,深入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已编制全镇域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空中草原漫步、传统村落保护、田园农情休闲、山地运动体验、滨水养生度假、森林生态涵养等6大功能分区,明确功能定位,为打造集生态休闲、山水观光、养生度假、运动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小镇开好局、起好步。以创建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为抓手,着眼现有40万游客“吃住行游娱购”问题,已建设完成观景亭、登山道、生态停车场、村居旅游导览图、星级公厕、游客服务中心、自然教育科普路径、网红打卡点、碳中和主题登山步道、标识系统、景区应急照明、村庄绿化等建设项目,不断完善景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在景区内通过提炼丰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已投资200万打造生态休闲步道、自然教育生态科普路径和碳主题登山路径等生态体验项目,引导游客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以文旅生态康养小镇为方向,南岭镇已打造文祚霍比特小镇、梨洞半日闲露营地、大姆山·食菜厝景区等生态旅游项目,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村财收入,兴旺乡村产业。2021年度,南岭镇文祚村入选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一年以来,文祚村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发掘乡村生态文化,将乡村特色农业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盘活,结合山地环境与产业规划,引进脐橙、红富士苹果等良种,强化果业技术培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进南岭镇首个森林越野卡丁车俱乐部项目,投资800万元,年接待游客超万人,带动村旅游产业收入10万元;开展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吸引全村90%以上村民参与;联合社会力量投资180万元建设福清市第一座霍比特小镇,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引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产业振兴,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文旅融合发展的载体。
保护生态资源,推行低碳生活
南岭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严守生态红线,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处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和原则,加强垃圾处理基础配套,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镇投资50万元新建垃圾池8个,垃圾分类屋8座。配备环卫工人8人,配备垃圾清运车1台,在马斜、西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进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推动全镇上下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线下通过各村村规民约、村村通广播、LED显示屏、海报标语等形式,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媒介让生态文明宣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大力营造绿色氛围,引导公众绿色生活。三是坚持公益发动,加强社会影响力。2022年以来,以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日为契机,组织义务植树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动员志愿者、游客3000人次开展10余场垃圾清理行动;8月发起“我在南岭有福树”活动,以线上报名的形式发动巨尾桉林相改造计划,引发社会各界积极反响,短短十天内共有400多名群众参与活动,认养了5000多棵树,极大提高了群众关注、支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