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系统立足环境执法主责主业,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总基调,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统领,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设美丽济宁征途上奋力拼搏,全力投入到生态环保各项重大战役中,着力打造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2021年以来,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殊荣。
正思想、促向上,突出党建引领
把执法大练兵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创新"党建引领、业务协同"工作机制,构建党建贯穿始终、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协同发展的党建格局,统筹推进党建与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融合共进,从思想上筑牢公正根基,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以红色引领驱动业务工作,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建立"每日学、每周讲、每月评"常态学习机制,开设13期环境执法大讲堂,引导市、县执法骨干上讲台,讲政治理论、讲执法业务,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掀起党建和业务学习热潮。
不忘初心,行稳致远。赴羊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革命历史,涤荡思想,纯洁党性,传承红色基因。积极组织参加"学党史、悟思想、铸铁军"百年党史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践,切实提升执法人员党建业务水平。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党日活动,党旗下庄严宣誓、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观看爱国影片、录制风采视频等,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坚定初心使命。2022年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和五星级党支部荣誉。
强基础、练铁军,增强练兵实效
把执法大练兵作为进一步强化实训、实战、实效的突破口,推进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创建工作,充分展现环保铁军的良好精神风貌,打造素质全面、堪当重任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聚焦"规范",夯实基础。以打造全省首批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为契机,推进市、县环境执法机构围绕机构设置、队伍管理、装备配备、效能规范等6方面25项建设内容高标准提升。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第一批纳入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执法支队负责人进入党组。申请省、市级财政保障资金350余万元,新增环境执法装备130余件(套、辆),达到生态环境部装备配备标准。办公场所外观标识和内部元素全部按照最新标准升级改造,全面提升队伍新形象。健全完善执法规章制度,严格执法规范流程,加强智慧环保监管,多措并举提升执法效能。
不畏困难,勇争一流。以实战历练执法队伍过硬本领,将监督帮扶作为练兵战场,实现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锤炼执法队伍的综合效应。在2022年夏季在线监督帮扶工作中,济宁市环境执法人员发扬不惧险阻、奋勇争先的精神,发现问题数和重点问题数均位居全国前列,综合成绩名列全国90个城市第一名,高质量完成监督帮扶工作任务。全要素全方位提升队伍建设水平,总结实战中的经验做法以供借鉴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以案说法"专栏,对外公布典型案例50余起,多篇被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采纳刊发:办理的某公司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入选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公布的20个行政执法指导案例。
纾企困、解民忧,推动精准执法
将执法大练兵作为探索提升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加强非现场技术手段的应用,健全精准发现问题机制,展现为民服务精神,为企赋能解忧。
科学执法,用心服务。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帮扶指导,召开全市中小企业帮扶指导暨普法培训会,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精准、高效。结合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应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对纳入正面清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与"技术帮扶"相结合。以包容审慎态度用好"轻罚免罚"手段,引导企业主动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提升执法帮扶水平。2022年以来,全市共依法减免、减轻处罚案件102件,受到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心系群众,联动发力。将执法大练兵与信访问题调查处理等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群众信访投诉闭环处置能力。
文:梁珊珊 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