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领域的非现场执法,一般是指执法部门利用卫星遥感、走航车、无人机巡查、用电监控、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移动执法等新科技手段,不进入或最小程度地进入现场,以对企业不打扰或者少打扰的方式,完成执法检查,实现“撒网式执法”向精准执法转变。

入夏以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2022年9月6日,新乡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监督帮扶工作组,强化科技支撑,利用走航车、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新科技执法手段,对VOCs数值较高区域内企业开展监督帮扶。

在会同原阳分局对一家具产业园进行巡航时,发现某电器有限公司周边涉VOCs等臭氧前体污染物浓度较高,随即派出无人机搭载大气六项因子检测仪进行空中检测,发现该公司东侧厂房周边臭氧浓度较高,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全面排查。排查中发现该电器公司东侧由王某某承租的厂房内,擅自建设制膜、印刷生产线各一条,在未办理环评手续和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投入生产,且未安装任何污染防治设施,涉VOCs废气无组织排放严重等多个环境违法问题。执法人员随即对该制膜印刷厂进行立案调查。

走航监测车、无人机、自动监控等科技设备的应用,加大了非现场执法的力度,极大程度地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打扰”,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同时,利用地面与空中实时监测分析快速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地图,直观反映污染情况。通过精准排查,准确定位,为打击突出环境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图  赵新宁 樊兴辉  新乡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