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环河崖村的生态氧化塘,只见塘内水波涟涟,芦苇随风飘荡,睡莲点缀其中,岸边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谁能想到,原来这里一度蚊蝇纷飞、臭气熏天,村民纷纷掩鼻而过。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莒南县深入开展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内在要求。莒南县聚焦农业农村领域的生活污水问题,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国企参与、镇街分担、村居自治”的原则,一体规划、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莒南县坚持立足实际、以人为本、经济便捷的原则,将全县所有涉农行政村划分为四大类:生态敏感区20个,人口居住集中区24个,重点流域汇水区26个,其它普通区182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村进行实地勘验设计,共确定五种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截至2023年6月底,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105个,污水处理率达到了41.67%。接下来,还将再完成建设39个,污水处理率达到57%,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地势北高南低的环河崖村,本着“高标准建设、应收尽收”的原则,投资200万元建设主支管网2000余米,逐户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并建设有40立方米的污水收集罐1个,生态氧化塘1处,创新建立了“污水收集拉运+生态氧化塘降解+原有表流湿地净化”治理模式。同时,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美在农家”活动、乡村文明行动和“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引导村民日常洗漱、洗菜淘米等用水浇花浇菜浇树,树立节约用水、不随意排放污水等良好生活习惯,全村年可节约生活用水1.2万立方米。累计投资460万元,对两处5000余平方米的臭水体进行整治,先后清理污泥3000余立方米、护坡6000 平方米、绿化10000平方米,打造成了口袋公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必须要可持续,不能“造盆景”,也不能“一阵风”。要确保效果持久,关键还要靠“制度”。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莒南县分局局长田锋说:“今年3月份,我们组织开发了‘莒南县乡村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水量监测、实时预警、APP打卡、运维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监管,有效提高了农村污水治理的整体效能,彻底解决了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处理站点和收集池(罐)多、区域面积大、位置分散、不便于快速有效监控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
文:山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