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省蒙阴县坦埠镇诸夏社区,处处有花,街街是景,一个个新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在红花绿树的掩映下格外引人注目。

“没整治之前,一到做饭的时候,大家都把生活污水都排到路上,冬天结冰特别危险,显的村里脏乱差。”诸夏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凤臣介绍,通过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潜流湿地等模式开展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780套,每天可处理污水50方,出水用于花园、菜园浇灌及九孔莲藕种植,一举多得。

近年来,蒙阴县牢牢抓住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临沂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政策机遇,遵循“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全域推进、全民参与”思路,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户一案、与时俱进”差异化治理模式,走出了“因势利导、系统治理、建管并重、统筹运维”的山区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

蒙阴县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阶段,坚持分类施策,实施了纳管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生态处理、单户或联户一体化生态净化设施、收集转运、分散处理就地利用等差异化治理措施。根据运行情况评估结果,结合村庄地形、民居分布、排水量等情况,对已有治理方式进一步优化、细化和延伸,创新推出了原位生态净化槽、微生态潜流湿地、强化快渗池“三种生态化治理模式”。

原位生态净化槽集生态净化、生物净化于一体,安装在庭院内或房前屋后,污水经隔油沉淀一体池、无动力生态净化槽处理后,用于浇灌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实现改善景观的效果。微生态潜流湿地整合了人工潜流湿地、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等工艺的优点,由预处理单元和生态强化净化处理单元组成,后端与水陆生植物种植相结合,美化环境且不受冬季低温影响。强化快渗池在借鉴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优点的基础上研发形成,有快渗池、快渗桶等形态,对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已完成“户户通”硬化路项目、排水量不大的农户。

坚持建管并举、管运融合,蒙阴县制定了《蒙阴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暂行管理办法》,严卡有制度依据、有标准规范、有人员力量、有资金保障、有监督检查“五有标准”,保障设施长效运行。组建了镇村协管队伍,每村配备1-2名协管员,吸纳第三方开展专业运维,加强常态巡护。强化动态监管,每年评估项目建设、设施运维、外排水质、经费使用等情况,与政策资金支持直接挂钩。


文:山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