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徐州打响,医疗废物在几轮核酸后暴增。连日来,徐州市环保集团危废处置中心紧紧围绕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以“战时”状态持续加强涉疫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处置,25辆医废转运车、40余名医废转运工作者,奔赴在全市213个收集点,全力把住医疗废物接收、转运和无害化处置“三个关口”,确保全市医疗废物“日产日清”,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赞歌。
主动作为 铁肩担当
徐州市环保集团危废处置中心是徐州市唯一一家医疗废弃物处置单位,主要负责徐州市辖区内所有的医疗废弃物处置。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环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危废处置中心董事长宋新华坐镇一线调度指挥,严格执行徐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废处置组相关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全链条监管,实行专点储存、专人负责、专车转运、专线运输、专时操作,尽心竭力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
疫情面前,危废处置中心人员勇挑重担,“战”在一线,全力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确保全市医疗废物能够得到及时、有序、无害化处置,“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展开全方位消杀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力以赴遏制疫情蔓延。
3月28日至4月3日,25辆医废转运车行驶总里程超2.8万公里,处置各类医废超280吨,其中核酸检测医废60吨。徐州市危废处置中心在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高峰期转运医废达50余吨,奏响闻令而动、铁肩担当的战“疫”长歌。
医废“大白”奋勇当先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废处置工作者是最后一关与病毒“亲密接触”的人,是除医护人员外离病毒最近的“大白”。
凌晨5点,天色微亮,25辆医废转运车已经搭载40名全副武装的医废“大白”,奔赴各大医院、隔离点的213个收集点,收集、装卸数千只医废周转箱,深夜两点才能回到宿舍休息。因为全体一线员工按要求闭环管理,中午也不能脱掉防护服和下车,连轴转的清运人员只能在转运车上短暂闭目养神,简单用危废中心准备好的自热饭解决午餐。医废“大白”表示,“我们是车不停,人疲了就休息,轮流开,轮流换,车一直在转,24小时不停。”
短短几日间,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徐州全市封控区、管控区范围进一步扩大。面对疫情大考,人人都是战斗者。党员干部更是冲在前、战在先,身在一线、心在一线。危废中心清运班组不分昼夜、不停歇转运各大医院和收集点的医废;高温蒸煮车间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埋头干;焚烧车间在预处理车间爆仓的情况下,转换工艺处置流程全力处置医废,为徐州市公共卫生、环境安全全力构筑严实紧密的“防火墙”。
凝心聚力 战“疫”必胜
为了迅速果断地遏制住本轮疫情,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徐州市危废中心在收集、转运、处置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厂区内安装24小时实时监测数据的电子记录仪,确保医废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全过程安全、及时、高效运行;加强疫情防护物资的统筹和采购工作,全力保障一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每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每日两次查验两码并测量体温,每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定时对重点场所进行消杀,保障厂区安全运转。
大疫当前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徐州市环保集团危废处置中心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全面贯彻落实徐州市各项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徐州市医疗废物一线收运、处置人员个人防护管理、环境消毒和科学处置等工作,把责任压实,把举措落细,严格执行、严密防范,严守疫情安全防线;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确保处置设施平稳运行,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妥善处置能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持续夯实疫情防控基础工作,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压实责任,凝心聚力,力争战“疫”必胜。
(文\ 王竹玉 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