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焦点。作为我国低压电气行业首家“零碳工厂”创建者,德力西近年来通过构建“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双轮驱动体系,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率97%、清洁能源占比超30%的转型突破。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中国环境监察》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中国环境监察》:作为工信部认证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德力西在温州、芜湖、濮阳三大基地同步推进自动化改造时,如何实现绿色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胡成中:德力西自2011年左右启动大规模智能制造升级,从一开始的自动化流水线改造,到逐步应用物联网(IoT)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控设备状态,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停机时间,提升整体效率;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开展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分析数据并自动调整生产参数,减少浪费;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协作(Cobots),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速度和精度。目前我们已经实现整体自动化率达70%,关键自动化率达97%,节省了大量人工,且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时,广泛采用能源管理系统(EMS),优化能源使用,降低能耗,提升生产可持续性。温州、芜湖、濮阳三大运营基地,目前均已经荣获了五星零碳工厂认证,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及能源效率的提升,实现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大幅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赋能零碳工厂实现。
另外,通过MES、SAP、WMS等系统的加持与串联,管理系统可实时采集、共享信息,实现产品追溯、仓储物流、产供销一体化、设备人员管理、生产决策的执行等,进一步提升企业数据开发的利用能力。
我们希望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中国环境监察》:中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德力西设立行业首个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时,如何处理传统电气设备制造与新兴技术培育的关系?如何探索企业生产力转型升级的新目标与新模式?
胡成中:新质生产力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中央也一再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喜新厌旧”,既包括“新三样”等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力西主业从事的电气产业,确实是一个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但同时也是低碳时代、智能时代的基础性支撑产业。
我们现在讲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主要的抓手就两个方向:一是电力来源的清洁化,用光电、风电等低碳方式替换火电;
二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把烧煤、烧油的机器设备替换成用电的设备。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德力西来说,我们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切入点主要有两个层面:
一是立足我们的专业、特长,为光伏电站等电力生产端,以及工业、商业(如充电桩)等电力消费端,研发和提供更符合当前需要,更智能、更安全、更有利于智慧化能源管理的电气产品;
二是基于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去推进整个制造全流程的节能减碳工作,包括增加光伏自用电站、储能调峰设施等,对不能满足全部用电需求的差额部分,以购买绿电的方式来抵消。目前我们主要的几个制造基地,都已经通过了“零碳工厂”认证。
对照国家的3060“大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小目标”。具体来说我们是从2018年开始推进清洁生产,2019年投用了第一座光伏电站(芜湖),2020年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濮阳、温州),2021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温州),2022年获得碳中和工厂认证(芜湖),2023年获得零碳工厂认证(温州、芜湖、濮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自发电占比9%左右,提高到30%以上。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把自发电占比提高到50%以上,能源效率提升15%,绿色原料占比达到90%,供应商减碳15%,还包括单位产品运输的碳排放减少15%。
未来我们的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零碳就绪”(碳排放减少90%,并以碳抵消实现剩余碳排放的中和);2040年实现“端到端的碳中和”(包含碳抵消);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排放”(符合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SBTi企业净零标准》)。
应该说,德力西之前并没有“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只是我们大力推动的绿色化、智能化正好符合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今后,我们对新质生产力的学习、认知还要进一步加深,用于指导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所以我们去年联合有关科研院所,设立了行业内首个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院,就是希望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谋篇布局,向生态主导型和平台引领型企业转变,在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孵化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生态圈上下游紧密合作、产业链价值链融通新格局,探索企业生产力转型升级的新目标与新模式。
《中国环境监察》:在构建绿色供应链方面,德力西的绿色供应商认证机制已带动多家伙伴获得零碳认证。这种链主企业带动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作为行业人大代表,您今年是否带来相关建议?
胡成中:我们主要的着力点是三个:
一是做好自己。坚定推进我们在2030年实现“零碳就绪”的企业路线图。
二是构建生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引导、扶持工作,比如设立绿色供应商认证机制,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优先采购;同时向合作伙伴推广我们的减碳经验,帮助他们奔向低碳工厂、零碳工厂,目前已有几家我们的供应商获得了“零碳工厂”认证。
三是建言行业。发挥我们两位全国人大代表(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芜湖基地工会主席李杨)的全国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呼吁国家和行业出台更多的机制、政策,引导整个电气行业自觉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