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到积极研发新型储能技术,再到促进氢能产业的加速落地,中国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日前,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中国环境监察》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
《中国环境监察》:哈电集团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曹志安: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能够更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发展新优势。哈电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在打造新质生产力中塑造发展新动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深度参与怀柔、崂山国家实验室建设,依托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着力构建功能完备、机制灵活、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保证研发投入强度5%左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比重,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科技人才等方面厚植科研基础,近几年在清洁高效煤电、可变速抽水蓄能、核电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坚持把产业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全力建好建强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推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2024年产业基础再造等项目投入同比增长27.3%,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61.2%,全力打造制造业前沿领域、新兴产业创新要素聚集地。
三是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产业发展全过程深度融合,2024年数字化投入同比增长63%,以“揭榜挂帅”方式推进46个数字化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车床、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云计算平台规模化应用,多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示范场景,以数字化提升发展效率效益,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高地。
《中国环境监察》:哈电集团如何通过智能、创新、绿色赋能,推动传统能源装备向高效清洁转型升级?
曹志安: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技术创新是关键、装备制造是保障。哈电集团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服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力推动能源装备向高效清洁转型升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坚持聚焦装备制造主责主业加强战略性布局,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驱动系统、清洁高效工业系统的产业布局,出台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纲要、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行动方案等战略性指导文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领域10个重点业务方向,加快发展抽水蓄能、光热发电、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了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着力推动能源技术发展,填补了一批电力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科技领先行动”,搭建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创技术策源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的“一中心四平台”创新体系,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方面持续深耕细作,大容量高水头水轮发电机组、高温气冷堆核岛蒸发器及主氦风机等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有力支撑了国家一批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14号机组率先投产发电,刷新了混流式机组的世界纪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白鹤滩水电站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三是着力推行绿色生产,有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行绿色制造工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实施绿色工厂、智慧工厂改造,7家制造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全面推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2024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0%,获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中国环境监察》: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哈电集团将如何积极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曹志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重大部署。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构建多元支撑、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的使命责任。
一是全力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迈进。准确把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举,提升能级和增强品质并重,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并行,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转型升级,切实肩负起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二是全力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升级。坚定不移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用数字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推动生产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引领带动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变。
三是全力推动装备制造向绿色化转型。坚定不移推动“双碳”目标任务,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绿色低碳的驱动系统、清洁高效的工业系统的产业布局,加快建立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绿色制造支撑体系、绿色智能制造体系,推行绿色制造工艺、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电力装备向绿色、低碳、环保转型,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为保障我国国防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