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地处胶东半岛、黄海之滨,因山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建县历史,是“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书法之乡”“鲁菜之乡”。
近年来,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福山分局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执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山落地生根。
立足职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福山区大力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责任落实和协调联动,紧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目标,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集中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石材行业专项整治、特色产业集群专项整治,解决了一系列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开展专项督导,以建筑工地、裸露渣土、道路扬尘等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强化督导,巩固治理成效。采用无人机、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监管,为精准溯源和快速治理提供精准依据,极大提升了扬尘污染治理效能。经过全力整治,福山区环境空气质量呈改善趋势,2021年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10平均浓度5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9%,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9%,创有PM2.5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福山区持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监控网、隔离网、人防网“三网合一”,实现门楼水库封闭管理,确保市区主要水源地供水安全。2018—2020年对门楼水库及内、外夹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整治,解决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180余个。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置界标89个,道路警示标志44个,宣传牌20个,保证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96个行政村治理,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深入推进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辖区拉网式、起底式危险废物安全大排查。实行有奖举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举报违法行为的积极性,全面摸清危险废物工业企业及涉危险废物废弃厂房、院落、矿坑、荒地底数。经各相关部门和镇街园区对废弃厂房、院落、租赁场地、坑塘沟渠、矿坑等可能从事非法生产、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共排查企业196家,排查重点点位及场所248处,发现问题26个,均已完成整改。
履职尽责 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福山分局通过内强素质、外强担当,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精神,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福山分局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率先推进实施“局队合一”体制改革。打破业务管理和环境执法的边界,将原执法中队人员与局机关科室人员整合,充实到8个业务科室。8个业务科室两两联合办公,每两个业务科室为一个执法单元,科室在业务工作上相对独立开展工作,在执法工作中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网格化作用,将全区划分为四个环境监管网格,四个执法单元分别负责一个网格的环境监管,并与镇街力量紧密结合,形成全区一盘棋的环境监管局面,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综合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释放出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红利。
与此同时,福山分局将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自2021年10月起,在全市率先引入“环保管家”参与企业环境治理,变事后监管为超前服务,通过专家为企业环保把脉问诊,再对症下药开出“处方”;企业照单“用药”,生态环境部门全程监督,在监管中用情服务,在服务中严格监管。目前已将100家企业作为首批服务对象,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提出规范管理方案,促进了风险防控、规范管理与温情服务的不断融合,放大了共赢效果,实现了环境问题在有效防控中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在规范管理中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在温情服务中不断优化。
强化监管 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
福山分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水和大气污染项目建设,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妥善处置各类群众投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全区36家放射性同位素使用企业日常监管,对全区牙科等小诊所进行辐射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加强对各类诊所的辐射安全监管。
坚持“精准”管控,福山区组织开展排污许可证审核与核发,扎实推进1772家企业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1200余家企业许可证发放、排污登记,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台账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建设企业排污智能管控系统二期工程,扩大排污智能管控范围,对福山区15家企业安装用电管控设备,纳入智能管控平台,提升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效率。督促工业企业提标升级,开展锅炉、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对3台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对4台生物质锅炉进行提升治理。开展燃煤锅炉淘汰,完成1家企业燃煤锅炉关停拆除和1家企业生物质代煤整改。以表面涂装、家具生产、包装印刷、汽车维修等行业为重点,对79家涉及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将存在问题的6家企业纳入治理范围开展提标改造。
(文 | 邢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