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造行业整治既是环境保护把握“建设优美宜居的美丽新平望”大局的迫切需求,也是产业更新提速的必经之路。自2023年以来,苏州市平望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对喷水织造行业开展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扎实稳步推进行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淘汰低效低端喷水织机10872台,保留的喷水织造企业已有近90%通过区级验收,剩余企业也在稳步提升中。

以“优胜劣汰、整体达标”为主线推进行业整治

自去年以来,平望镇结合全镇产业布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整治目标和方案,高效推动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全镇坚持统一思想,紧抓动员落实。成立工作小组,与企业面对面交流,解读方案、宣讲政策,协助企业寻找出路。同时,该镇党委镇政府、企业家们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宣传贯彻区委区政府政策思想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整治标准,向广大企业阐述喷水织造行业污染防治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开展整治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平望镇紧紧围绕系统帮扶,接地气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淘汰企业,平望镇喷水整治专班进行了系统化帮扶,主动与区外工业区进行对接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对口招商会等帮助企业寻找出路。针对保留企业,平望镇严格对照吴江区喷水织造行业提升整治标准,实施精准化指导。

平望镇喷水织造行业专项整治专班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优化办事流程,确保整治工作周周有进展、月月有进度。通过严格验收,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于经济的双赢。攀高和育新并重,存量优化和增量拓展共举,着力走好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型的产业有机更新道路。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方向促进产业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持续深化产业、市场、城乡有机更新,淘汰一批低端落后企业,整优一批优质标杆企业,才能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才能为更多企业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喷水织造作为传统织造技术产业,其整治工作中更重要的,是优化提升,是推动喷水织造产业不断做优做强,是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吴江兰天织造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内,看不见一滴污水,闻不到一丝异味,处处干净整洁。“我们紧盯智能化发展,已通过上云实现研发、销售、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流程生产要素的互联集成,初步实现工艺参数大数据优化、生产进度智能管控。目前,车间用工人数减少20%,综合运转效率提高6%,不良品率降低0.5%。”公司董事长陈玉平自豪地说。

以科技创新为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当下平望传统纺织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突破口。作为纺织业重镇,近年来,平望喷水织造行业向“新”突破、以“质”谋变,努力实现行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

平望镇喷水织造企业积极响应整治提升号召,按照最新的标准化整改内容进行优化改造,综合运用智改数转网联等手段,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益,促使厂容厂貌和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出现了一批转型升级中的示范标杆企业,开启了平望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以“问需于企精准服务”为抓手完善长效机制

随着整治提升工作深入,进入到手续完善的新阶段,企业也遇到了立项、环评手续办理等多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解决企业需求和问题是加快推动整治提升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

为解决企业难题,平望镇“弯下身”全力做好“店小二”式服务,问需于企,精准施策。结合整治提升中的各项要求与自身实际情况,在企业立项、环评工作的开展以及后续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充分沟通,强调企业下一步整治提升、高效转型的工作目标及中心任务。

整治工作推进组员积极协调问题,落实惠企策略。由政府及专班主动引导、对接、协助企业做好立项、环评等相关手续办理,优化办事流程,达成生态经济双赢局面。聚焦企业污染防治实际问题,积极推动惠企政策落实,精准告知企业政策信息,消除企业政策“盲区”。以政策引领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助力企业提高工艺水平、生产效益,促进企业落实生态发展各项要求。

推进之时,平望镇不断巩固效果,实现长效提升。通过召开企业会议,面对面明晰部门分工和主体责任,探讨企业后续长效发展各项对策,确保协商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加快提升进度,保障整治效果,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治理水平,逐步达到生产工艺先进、资源利用水平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的目标,共同推进平望镇喷织行业绿色发展。

当前,全球纺织业仍处于转型发展重要关口,喷织行业的整治提升仍需继续推进。平望镇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高效、有序、扎实、稳步推动喷织行业转型升级工作进一步落实,激发企业产业绿色活力,让传统喷织业继续为平望镇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周怡婷)


来源:苏州吴江平望镇